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锤击沉桩法就是利用各种桩锤的反复跳动冲击力和桩体的自重,克服桩身的侧壁摩阻力及桩端土层的阻力,将桩体沉到设计标高的一种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工期较短、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但由于沉桩速率过快或土质紧密等主客观原因,桩体在达到设计标高以后容易出现上浮现象,因此亟需对桩基进行复打。
2、为保证复打桩基能够顺利下沉,施工器具往往需要采取出力更高的工作模式,而由于送桩器通常与复打桩基直接接触或仅采用垫铁、硬纸板等作为缓冲,施工器具也未必能完全对准桩基孔位施力,复打这一作业过程极易造成桩头破裂甚至爆裂等不可逆损伤,乃至导致桩基整体废弃。
3、在完成一定数量的复打作业后,归纳出复打期间导致桩头破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两点:一是桩头无法承受施工器具的过载出力击而破损;二是送桩器的打击点存在偏移,使得桩头表面受力不均或受力点与桩头切面形心有偏移,进而造成桩头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以解决桩基复打时桩头易破损变形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形成有与送桩器间隙配合的上限位槽,所述筒体的下端形成有与桩头间隙配合的下限位槽,所述上限位槽及所述下限位槽均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之间设有将两者分隔开的隔板。
3、可选地,所述上限位槽的内径为所述送桩器外径的101%,所述下限位槽的内径为所述桩头外径的101%。
4、可选地,所述隔板的轴向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上限位槽和所述下限位槽的透气孔。
5、可选地,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不小于20mm。
6、可选地,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吊装环。
7、可选地,所述吊装环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8、可选地,所述下限位槽内紧贴所述隔板设置有缓冲垫。
9、可选地,所述下限位槽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所述缓冲垫通过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下限位槽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缓冲垫的厚度不超过100mm。
11、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在筒体的上端形成有与送桩器间隙配合的上限位槽,筒体的下端形成有与桩头间隙配合的下限位槽,利用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分别限制送桩器和桩头的相对位移,保证送桩器的打击点不出现偏移,从而使得复打期间桩头的受力相对均匀;
13、2、筒体整体可以充当送桩器和桩头之间的受力媒介,有效分摊重锤冲击力,保证桩头受力均匀的同时也能对桩头进行保护;
14、3、在下限位槽内设置缓冲垫,利用缓冲垫对桩头进行进一步保护,避免桩头出现破损、变形。
1.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形成有与送桩器间隙配合的上限位槽,所述筒体的下端形成有与桩头间隙配合的下限位槽,所述上限位槽及所述下限位槽均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之间设有将两者分隔开的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槽的内径为所述送桩器外径的101%,所述下限位槽的内径为所述桩头外径的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轴向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上限位槽和所述下限位槽的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不小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吊装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环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槽内紧贴所述隔板设置有缓冲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槽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所述缓冲垫通过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下限位槽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锤击沉桩法复打桩基的限位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厚度不超过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