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7449发布日期:2024-01-26 16: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混凝土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裸岩钢管桩属于灌注桩的一种类型,是利用钻孔桩机在所设计桩位成孔,然后在清孔后的桩孔内放入预制的钢筋笼,最后灌注混凝土而成,具有单桩承载力大、抗剪抗弯能力强等优点。随着裸岩钢管桩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由于裸岩地质本身的稳定性较高,使得钢管桩作为深基础技术在此类地质中发挥着很大的优势。在钢管桩的施工过程中,钢管可以直接钻入岩石中,省去了钻掘土层的过程,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2、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没过钢筋笼结构底部,会对钢筋笼结构产生的较大的浮力,导致钢筋笼结构随着混凝土的灌注而上浮,从而引起灌注桩下部钢筋的缺失,进而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在桩孔上方设计固定结构,将钢筋笼结构固定在桩孔内。

3、但是,采用在桩孔上方设计固定结构的方法需要在钢筋笼结构放入桩孔后,再在桩孔上方安装固定物,将钢筋笼结构固定在桩孔中,最后再浇筑混凝土,存在增加施工步骤,延长工期进而降低施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及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桩孔上方设计固定结构的方法需要在钢筋笼结构放入桩孔后,再在桩孔上方安装固定物,将钢筋笼结构固定在桩孔中,最后再浇筑混凝土,存在增加施工步骤,延长工期进而降低施工效率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包括:

4、钢筋笼体,其用于放置在桩孔内;

5、承载钢板,其设置在所述钢筋笼体内,并与所述钢筋笼体连接,所述承载钢板设置在所述钢筋笼体下部,且距离所述钢筋笼体底端设定距离,所述承载钢板用于承受混凝土的重力,以抵消灌注混凝土对所述钢筋笼体产生的浮力。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7、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承载钢板上设有固定组件,当所述钢筋笼体位于所述桩孔底部受到混凝土向上的浮力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在裸岩上。

8、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单元,多个所述固定单元沿所述承载钢板周向设置,所述固定单元包括:

9、安装座,其设置在所述承载钢板外沿处;

10、抵接片,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抵接片的另一端用于压持在所述裸岩上,当所述钢筋笼体位于所述桩孔底部受到混凝土向上的浮力时,所述抵接片压持在所述裸岩上的端部卡持在所述裸岩内。

11、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抵接片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座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扭簧用于向所述抵接片提供向外转动的力,以使所述抵接片压持在所述裸岩上。

12、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抵接片包括伸出段和向所述裸岩方向弯折的抵接段,所述伸出段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段连接,所述抵接段用于压持在所述裸岩上。

13、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抵接段的形状为三角形。

14、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四个所述固定单元。

15、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承载钢板的形状与所述钢筋笼体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承载钢板的直径与所述钢筋笼体的内径相同。

16、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钢筋笼体包括:

17、多根纵筋,多根所述纵筋沿所述承载钢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纵筋一端用于抵接在所述桩孔底部;

18、多个箍筋,其沿所述纵筋间隔设置,套设在所有所述纵筋的外侧,并与所述纵筋连接。

19、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其利用上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20、将钢筋笼体放进桩孔,将导管的灌注口设于承载钢板上方设定高度;

21、通过所述导管灌注混凝土于所述承载钢板上,使混凝土从所述承载钢板的外沿流下至所述桩孔底部,并随着已灌注混凝土的高度来调整所述导管的灌注口的高度。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3、在使用该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时,将钢筋笼体放置在桩孔内,承载钢板设置在钢筋笼体下部,并与钢筋笼体连接,距离钢筋笼体底端设定距离,承载钢板用于承受混凝土的重力,以抵消灌注混凝土对钢筋笼体产生的浮力。由于承载钢板承受混凝土的重力,以向钢筋笼体提供向桩孔底部移动的力,来抵消灌注混凝土对钢筋笼体产生的浮力,混凝土从承载钢板外缘流下,流至桩孔底部,不会影响裸岩钢管桩形成,无需在桩孔外设置固定机构来对抗灌注混凝土对钢筋笼体产生的浮力,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桩孔上方设计固定结构的方法需要在钢筋笼结构放入桩孔后,再在桩孔上方安装固定物,将钢筋笼结构固定在桩孔中,最后再浇筑混凝土,存在增加施工步骤,延长工期进而降低施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钢板(2)上设有固定组件(4),当所述钢筋笼体(1)位于所述桩孔(3)底部受到混凝土向上的浮力时,所述固定组件(4)用于固定在裸岩(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多个固定单元(41),多个所述固定单元(41)沿所述承载钢板(2)周向设置,所述固定单元(41)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片(412)与所述安装座(411)连接的一端设有转轴(413),所述转轴(413)与所述安装座(411)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扭簧用于向所述抵接片(412)提供向外转动的力,以使所述抵接片(412)压持在所述裸岩(5)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片(412)包括伸出段和向所述裸岩(5)方向弯折的抵接段,所述伸出段一端与所述安装座(4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段连接,所述抵接段用于压持在所述裸岩(5)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的形状为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四个所述固定单元(4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钢板(2)的形状与所述钢筋笼体(1)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承载钢板(2)的直径与所述钢筋笼体(1)的内径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体(1)包括:

10.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裸岩钢管桩的钢筋笼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该钢筋笼包括钢筋笼体,其用于放置在桩孔内;承载钢板,其设置在钢筋笼体内,并与钢筋笼体连接,承载钢板设置在钢筋笼体下部,且距离钢筋笼体底端设定距离,承载钢板用于承受混凝土的重力,以抵消灌注混凝土对钢筋笼体产生的浮力。由于承载钢板承受混凝土的重力,以向钢筋笼体提供向桩孔底部移动的力,来抵消灌注混凝土对钢筋笼体产生的浮力,混凝土从承载钢板外缘流下,流至桩孔底部,不会影响裸岩钢管桩形成,无需在桩孔外设置固定机构来对抗灌注混凝土对钢筋笼体产生的浮力,结构简单,减少了施工步骤,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彭应川,杨乐,黄峰,张卫涛,黄维波,张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