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77255发布日期:2024-01-23 11:4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古城景观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古城河道水网随着历史变迁,逐步填满,为了维护古城河道水网的完整性,重现“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水陆双棋盘格局,部分曾经被填埋的河道被提出恢复。

2、现有技术中对于河道的恢复,一般采用开渠引流的方式,即在原始河道位置开挖沟渠,引动附近江河水体以填满沟渠。

3、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河道对于当前古城来说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部分恢复河道所在道路相对较窄,恢复河道将造成极大的交通阻碍;河道开挖将对临近古建筑地基产生影响,导致结构松动甚至房屋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古城河道恢复困难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及方法。

2、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

4、本申请提供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设置沿历史河道原址间隔开挖的浅层沟槽中,包括:

5、槽体,沿所述沟槽长度方向铺设,所述槽体纵向切面为u型,所述槽体上部铺设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配合所述槽体形成储水腔;

6、流体介质,充斥于所述储水腔内;

7、起波器,沿所述槽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包括壳体、摆动板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槽体内,所述摆动板沿所述槽体纵切方向设置,所述摆动板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板以转动处为轴线往复摆动;

8、led灯带,沿所述槽体底部铺设。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历史河道进行预设规划,分段设计景观性恢复结构,沿历史河道原址间隔开挖的浅层沟槽,于沟槽内设置用于承载流体介质和led灯带的槽体,利用led灯光及流体介质重整历史河道所在位置的地面景观,并通过起波器推动流体介质进行波动,形成类似河流的效果,白天时,主要通过流体介质及起波器铺装的不同来区分“水”与“陆”;夜间,led灯光亮起,与流体介质交相辉映,更加突出河道的氛围感。利用此方式恢复河道,可以大大降低建筑拆迁、地面开挖工程的成本,同时不对交通、周边建筑产生负面影响。此方式虽不是真正的河道开挖,但能在视觉上恢复河道,展现水陆双棋盘的古城魅力,同时促进古城旅游业的发展。

10、可选的,所述摆动板远离转动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转盘和连杆,所述驱动件设置于壳体内,所述驱动件输出端连接所述转盘中心并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偏心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转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柱偏心移动,使得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的连杆拉动控制杆进行运动,最终使得摆动板绕转轴做往复的摆动,从而推动流体介质产生波动,以模仿河流的流动状态。

12、可选的,所述连杆包括牵引部和连接部,所述牵引部和所述连接部呈t字形设置,所述连接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连接柱穿设入所述让位槽中,所述牵引部穿设出所述壳体至外界,所述控制杆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转接套,所述牵引部通过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套而连接所述控制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形设置的牵引部和连接部,配合连接柱的运动,使得牵引部仅做长度方向的移动,在尽量减少对壳体表面开槽的情况下,保证结构的运行,减少流体介质进入壳体内的风险;此外,转接套为牵引部的移动和摆动板的移动的轨迹交错提供让位,使得结构可正常运行。

14、可选的,所述槽体包括钢筋框架和混凝土浇筑体,所述钢筋框架包括若干竖杆和若干横杆,若干所述竖杆分为两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沟槽的侧壁内,所述横杆设置于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杆之间,所述横杆垂直所述沟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沟槽的底部,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包裹所述钢筋框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槽体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槽体结构强度足够承受人群的踩踏,增加恢复结构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竖杆上设置有供所述横杆的一端穿入的第一套筒,所述竖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套筒,所述钢筋框架还包括若干加强索,若干所述加强索沿所述槽体长度方向依次穿设过若干所述第二套筒,形成蜿蜒曲线结构。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索增加槽体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方便了钢筋框架的组合。

18、可选的,所述槽体底部内壁上设置有一层防水层,所述led灯带设置于所述防水层中,所述防水层材料为环氧树脂水晶滴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氧树脂水晶滴胶形成对led灯带防水的保护层,避免流体介质对led灯带产生影响,同时能够进行透光保证灯光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用于阻挡环氧树脂水晶滴胶触及所述摆动板的挡胶条。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摆动板受环氧树脂水晶滴胶影响不能摆动。

22、可选的,所述槽体内每间隔一端距离设置有中空的加强框,所述加强框至下而上抵接透明板内壁。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框支撑透明板,以增加透明板的强度,减少透明板因承重原因碎裂的可能性。

24、第二方面:

25、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的恢复方法。

26、可选的,步骤一:根据历史河道位置在古城内进行规划;

27、步骤二:沿规划路线开设不连续的浅层所述沟槽,注意开设的深度以及对于古建筑的避让;

28、步骤三;于所述沟槽中间隔插入所述竖杆和所述横杆,并将所述加强索沿所述沟槽长度进行穿设,从而形成所述钢筋框架;

29、步骤四:铺设模板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干燥后,形成所述槽体;

30、步骤五:铺设所述led灯带,进行所述加强框和所述起波器的放置;

31、步骤六:灌注液态环氧树脂水晶滴胶淹没所述led灯带,形成所述防水层;

32、步骤七:加注所述流体介质,于所述槽体上盖设所述透明板,并通过胶合剂对所述透明板进行固定。

33、可选的,所述步骤四中,于所述槽体上开设沉槽以安装所述透明板。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透明板上表面与地面齐平,保证路面平整。

3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36、1.利用led灯光及流体介质重整历史河道所在位置的地面景观,并通过起波器推动流体介质进行波动,形成类似河流的效果,从而还原历史河道景观;

37、2.通过环氧树脂水晶滴胶形成对led灯带防水的保护层,避免流体介质对led灯带产生影响,同时能够进行透光保证灯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沿历史河道原址间隔开挖的浅层沟槽(1)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42)远离转动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杆(422),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驱动件(431)、转盘(432)和连杆(434),所述驱动件(431)设置于壳体(41)内,所述驱动件(431)输出端连接所述转盘(432)中心并驱动所述转盘(432)转动,所述转盘(432)远离所述驱动件(431)的一侧偏心设置有连接柱(433),所述连杆(434)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433),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4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34)包括牵引部(4341)和连接部(4342),所述牵引部(4341)和所述连接部(4342)呈t字形设置,所述连接部(434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槽(4343),所述连接柱(433)穿设入所述让位槽(4343)中,所述牵引部(4341)穿设出所述壳体(41)至外界,所述控制杆(422)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转接套(4221),所述牵引部(4341)通过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套(4221)而连接所述控制杆(4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包括钢筋框架(23)和混凝土浇筑体(24),所述钢筋框架(23)包括若干竖杆(231)和若干横杆(232),若干所述竖杆(231)分为两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沟槽(1)的侧壁内,所述横杆(232)设置于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杆(231)之间,所述横杆(232)垂直所述沟槽(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沟槽(1)的底部,所述混凝土浇筑体(24)包裹所述钢筋框架(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31)上设置有供所述横杆(232)的一端穿入的第一套筒(2311),所述竖杆(23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套筒(2321),所述钢筋框架(23)还包括若干加强索(233),若干所述加强索(233)沿所述槽体(2)长度方向依次穿设过若干所述第二套筒(2321),形成蜿蜒曲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底部内壁上设置有一层防水层(5),所述led灯带(6)设置于所述防水层(5)中,所述防水层(5)材料为环氧树脂水晶滴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底部设置有用于阻挡环氧树脂水晶滴胶触及所述摆动板(42)的挡胶条(4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内每间隔一端距离设置有中空的加强框(25),所述加强框(25)至下而上抵接透明板(3)内壁。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于所述槽体(2)上开设沉槽(21)以安装所述透明板(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古城景观结构的技术领域,改善了改善古城河道恢复困难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及方法,其包括槽体,沿沟槽长度方向铺设,槽体纵向切面为U型,槽体上部铺设有透明板,透明板配合槽体形成储水腔;流体介质,充斥于储水腔内;起波器,沿槽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包括壳体、摆动板和驱动组件,壳体连接于槽体内,摆动板沿槽体纵切方向设置,摆动板下部转动连接壳体,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中用于驱动摆动板以转动处为轴线往复摆动;LED灯带,沿槽体底部铺设。本申请能够在视觉上恢复河道,展现水陆双棋盘的古城魅力,同时促进古城旅游业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朱淳,王玥,嵇雪华,王剑峰,张安铌,王丽晔,蒋瑾涵,尹文怡,施青云,唐诗,李锋,钮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