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基坑底部地下水大水量突涌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03837发布日期:2024-01-16 11:3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理基坑底部地下水大水量突涌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基坑底部地下水大水量突涌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基坑施工中,突涌现象时有发生且一旦发生必须在短时间做出有效处理,否则将对周边地形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能否应对处理基坑突涌突发事故,也是考验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

2、承压水突涌一般是在水位差的作用下,基坑土体中存在渗透水流,由于土体的不均匀性,土体中某一部位的土颗粒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会发生运动,使填充在土体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而形成突水通道,即形成突涌(又称翻砂鼓水、泡泉)。突涌一般需要突水通道,被动的通道由水压力渗透翻涌造成,主动的通道有地勘的勘测孔、桩基的注浆管、桩基周边的检测孔(检测钢筋笼长的磁测井)、降水井、废弃管井等,具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确定。突涌不同于管涌,因此,对于突涌使用传统管涌处理方式显然是不行的,管涌通常是指小孔径冒水,有利用胶囊带伸入管涌通道深处,注射“胶囊”遇水膨胀,将管涌通道封堵密闭,从而止水,但此种施工方法适用于管涌水量较小的情况下,且具有一次性的特性,面对大水量突涌时,若胶囊直径与突涌道不匹配时或将造成改变突涌涌道路径形成新突涌的风险,此时将会增加突涌影响范围,形成新的安全、质量、工期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基坑底部地下水大水量突涌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建筑地基大水量突涌点打入钢护筒,钢护筒的高度高于突涌水的高度,地基板施工完成后,在钢护筒中灌浆并设置封堵钢板,解决了地基施工中出现大水量突涌无法施工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治理基坑底部地下水大水量突涌的施工方法,包括出现地下水突涌的建筑基坑混凝土筏板施工地面,所述方法包括:

4、第一步:对出现突涌的位置搭设围堰进行临时管制,根据测量突涌的直径和突涌的深度确定打入钢护筒的直径和长度,钢护筒侧壁在待浇筑的混凝土筏板之下设置有透水孔;

5、第二步:采用打拔机将钢护筒中心与涌道中心重合向下按压,按压深度需满足钢护筒底标高低于基底持力层以下1~2m时停止;

6、第三步:在位于被浇筑筏板中的钢护筒外侧中部焊接钢板止水带,止水带宽度≥150mm;

7、第四步:在筏板垫层与钢护筒外侧交接部位粘贴防水附加层,然后,浇筑钢护筒外侧筏板;

8、第五步:对钢护筒内进行间断抽水、一次注浆、待钢护筒内水头不再上升,观测,如12小时内有渗漏水现象则进行二次双夜注浆,继续观测至24h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筏板整体浇筑;

9、第六步:筏板浇筑完成后,将钢护筒内余水清除,从上而下切割钢护筒至筏板顶标高,将钢护筒内浆液或杂物剔凿至筏板底标高后在筏板底标高位置进行焊接钢板封堵;

10、其中:

11、浆液配合比:a液∶b液=1∶1

12、a液:p.o42.5水泥;

13、b液:中性水玻璃。

14、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注浆是压力控制在1~6mpa的喷射注浆或双液注浆,浆液配比满足hg/t20691规范要求。

15、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喷射注浆:是将注浆管插入至设计深度后输送浆液,当浆液达到设计射压力后注浆喷头在预定深度只做旋转或撰动喷射注浆,1~3分钟后进行提升注浆管续喷作业;

16、所述双液注浆:是先喷水后喷浆,喷水结束后立即沿喷水孔插人注浆喷头注浆。

17、方案进一步是:在提升注浆管时,续喷时的上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3m,水平方向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0.25m。

18、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钢护套的直径大于突涌口直径至少300mm,所述钢护套的长度是:在钢护筒打入突涌口的深度是低于基坑底持力层以下1~2m、钢护筒在突涌口之上的高度要高出突涌口突涌水的水头高度不小于1000mm。

19、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封堵钢板厚度与钢护筒壁厚相同。

20、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防水附加层是环氧树脂层,在突涌口钢护筒周围设置抗水板或筏板局部加厚。

21、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六步中,在进行焊接钢板封堵后,再在钢板上采用高于筏板一个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填充至筏板顶标高。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建筑地基大水量突涌点打入钢护筒,钢护筒的高度高于突涌水的高度,地基板施工完成后,在钢护筒中灌浆并设置封堵钢板,解决了地基施工中出现大水量突涌无法施工的问题。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理基坑底部地下水大水量突涌的施工方法,包括出现地下水突涌的建筑基坑混凝土筏板施工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是压力控制在1~6mpa的喷射注浆或双液注浆,浆液配比满足hg/t20691规范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注浆:是将注浆管插入至设计深度后输送浆液,当浆液达到设计射压力后注浆喷头在预定深度只做旋转或撰动喷射注浆,1~3分钟后进行提升注浆管续喷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注浆管时,续喷时的上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3m,水平方向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0.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套的直径大于突涌口直径至少300mm,所述钢护套的长度是:在钢护筒打入突涌口的深度是低于基坑底持力层以下1~2m、钢护筒在突涌口之上的高度要高出突涌口突涌水的水头高度不小于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钢板厚度与钢护筒壁厚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附加层是环氧树脂层,在突涌口钢护筒周围设置抗水板或筏板局部加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在进行焊接钢板封堵后,再在钢板上采用高于筏板一个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填充至筏板顶标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基坑底部地下水大水量突涌的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步:对出现突涌的位置搭设围堰进行临时管制,根据测量突涌的直径和突涌的深度确定打入钢护筒的直径和长度,钢护筒侧壁在待浇筑的混凝土筏板之下设置有透水孔;第二步:采用打拔机将钢护筒中心与涌道中心重合向下按压,按压深度需满足钢护筒底标高低于基底持力层以下;第三步:在位于被浇筑筏板中的钢护筒外侧中部焊接钢板止水带;第四步:对钢护筒内进行间断抽水、注浆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筏板浇筑;第五步:筏板浇筑完成后,将钢护筒内余水清除,从上而下切割钢护筒至筏板顶标高,将钢护筒内浆液或杂物剔凿至筏板底标高后焊接钢板和钢筋并浇筑钢护筒内部筏板高度的混凝土封堵。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涛,张爱国,戴连双,马恒勇,宋敏,王强,吕鹏程,刘辉,王玉静,刘晓强,刘威,韩翠,刘汇时,李晓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