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9144发布日期:2024-03-13 20:5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均衡调控分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湖泊、河流水资源量的分布空间极不均衡,北旱南涝、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同时存在部分湖泊水质恶化、水量锐减等问题。有的湖泊在汛期水位过高,淹没道路、植被、农田等,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2、

3、因此,如何将区域性多个湖泊、水库、江河水系连通,解决干旱水源相互补充或内涝分滞蓄洪水的作用和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有效细分调控水资源的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及方法:

2、其中,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包括一个米字型沟渠和多个环状沟渠,所述米字型沟渠由相交于一个中心点的多个直线沟渠组成,所述多个环状沟渠呈同心圆状间隔设置,所述同心圆的圆心和所述中心点重合,所述每个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均贯穿至少一个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所述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的交汇处设有可控制四个方向水流的闸门。

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由闸门控制器和设置于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的水位感应器组成,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通过水位感应器的数据控制闸门控制器的开闭,实现在不同水位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间调蓄水量的功能。

4、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太阳能板供电。

5、更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沟渠贯穿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所述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的下方设有地下顶管,所述直线沟渠贯穿地下顶管。

6、更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环状沟渠贯穿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所述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的下方设有地下顶管,所述环状沟渠贯穿地下顶管。

7、更进一步地,在直线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之间存在高差的地方设置泵站,通过泵站将直线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连通。

8、更进一步地,在环状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之间存在高差的地方设置泵站,通过泵站将环状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连通。

9、其中,应用于上述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0、包括如下步骤:

11、1)自动化控制系统收集设置于各个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的水位感应器数据,并判定对应位置的水位是否处于正常高水位;

12、2)在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内水位有高有低时,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的交汇处闸门开闭,将水位较高处的直线沟渠或环状沟渠内的水导通至水位较低处的直线沟渠或环状沟渠内;

13、3)在直线沟渠或环状沟渠内水位均低于正常高水位时,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泵站将附近存在高差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内的水抽至直线沟渠或环状沟渠内;

14、4)在直线沟渠或环状沟渠内水位均高于正常高水位时,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泵站将直线沟渠或环状沟渠内的水抽至附近存在高差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内。

15、本发明利用米字型沟渠和环状沟渠输水、排水,通过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湿地蓄洪,有效实现防汛滞洪,通过泵站和闸门实现补充水源的抗旱功能,有效地实现水体循环流动,实现兴利除害且构建水景观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米字型沟渠和多个环状沟渠,所述米字型沟渠由相交于一个中心点的多个直线沟渠组成,所述多个环状沟渠呈同心圆状间隔设置,所述同心圆的圆心和所述中心点重合,所述每个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均贯穿至少一个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所述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的交汇处设有可控制四个方向水流的闸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由闸门控制器和设置于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的水位感应器组成,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通过水位感应器的数据控制闸门控制器的开闭,实现在不同水位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间调蓄水量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太阳能板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沟渠贯穿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所述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的下方设有地下顶管,所述直线沟渠贯穿地下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状沟渠贯穿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所述高山地带和/或楼房地带的下方设有地下顶管,所述环状沟渠贯穿地下顶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直线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之间存在高差的地方设置泵站,通过泵站将直线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环状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之间存在高差的地方设置泵站,通过泵站将环状沟渠和其贯穿的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连通。

8.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环状米字型水系连通系统,包括一个米字型沟渠和多个环状沟渠,所述米字型沟渠由相交于一个中心点的多个直线沟渠组成,所述多个环状沟渠呈同心圆状间隔设置,所述同心圆的圆心和所述中心点重合,所述每个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均贯穿至少一个湖泊、江河、水库、塘堰或湿地,所述直线沟渠和环状沟渠的交汇处设有可控制四个方向水流的闸门,还公开了应用于上述系统的方法。本发明具备能有效细分调控水资源,将区域性多个湖泊、江河、水库、塘堰和湿地连通,解决干旱水源相互补充或内涝分滞蓄洪水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香东,杨程锦,罗文治,刘大洋,熊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