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59448发布日期:2024-02-20 21:1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防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1、止水装置主要用于混凝土现浇时设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内与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体的基础工程。

2、目前在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处附加的钢板止水带通常采镀锌钢板,其在浇筑混凝土时安装于地下室底板。但由于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一般会在钢板止水带与混凝土交接处形成界面缝。而垫层、防水层等存在缺陷时,地下水可通过缺陷部位渗入到底板结构构件的底面后,会通过后浇带界面的缺陷部位向上进行渗漏,遇到止水钢板后,同样会沿止水钢板与混凝土的界面缝或缺陷部位继续向上进行渗漏。

3、为改善钢板止水带的自身缺陷,现有的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代替钢板止水带,其同样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前即安装于地下室底板的中间部位。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初凝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极易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交接部位形成缺陷,虽然膨胀橡胶止水带遇水后出现的体积膨胀可以填充一部分界面缺陷,但不能确保所有缺陷均得以填充。其次,在建筑工程后期使用过程中,如遭遇地下水位上浮等因素影响,地下室底板可能会反复出现微变形,止水带与混凝土的交接处的缺陷或界面缝存在扩延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影响止水带的止水效果。

4、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止水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止水装置,其能够同时实现止水和排水,从而可以改善地下水通过底板后浇带的界面缝渗出至底板上表面,从而影响地下室正常使用的情况。

2、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申请提供一种止水装置,包括止水钢板和沿所述止水钢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泄水管,所述泄水管延长度方向设置有泄水口,且可使所述止水钢板上表面的水流入所述泄水口。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水钢板包括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

5、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所述第二止水钢板连接于所述泄水管的两侧,且泄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所述第二止水钢板的下方;

6、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所述第二止水钢板中的一个延伸至另外一个上方重叠可对所述泄水口的上方形成遮挡,并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形成过流间隙;

7、所述过流间隙与所述泄水口连通;

8、所述泄水管包括优弧管部和略弧管部;

9、所述优弧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下方,且沿着所述第一止水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10、所述略弧管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止水钢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下方,且沿所述第二止水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11、所述优弧管部和所述略弧管部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过滤布,所述过滤布设置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之间;和/或,

13、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间距调节件,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所述第二止水钢板之间通过所述间距调节件连接,所述间距调节件可调节第一止水钢板和所述第二止水钢板之间的间隙尺寸。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水管包括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

15、所述第一组成部和所述第二组成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止水钢板的中部,且宽度方向的一侧焊接于止水钢板的顶部,所述第一组成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向着所述第二组成部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组成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向着所述第一组成部方向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一组成部的上方,并部分与所述第一组成部重叠,所述第一组成部和所述第二组成部的重叠部分高度方向上的间隔形成所述泄水口。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组成部与所述第一组成部重叠的区域设置有进水孔;和/或,

17、所述第一组成部与所述第二组成部重叠的区域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设形成有沉积槽;和/或,

18、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土工布,所述土工布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的外侧。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水管包括管体部和盖板部;

20、所述管体部呈m型结构,且焊接于所述止水钢板的顶部,所述管体部的顶壁设置有过流孔;

21、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管体部的顶部,且所述盖板的两侧均与所述管体部两侧之间分别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泄水口。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七连接板相对设置,且底端均向外倾斜,并与所述止水钢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六连接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五连接板远离所述第六连接板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板水平设置,且低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和所述第五连接板围合形成u形阻挡槽,且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和所述第五连接板均设置有过流孔;

23、所述盖板盖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六连接板的上方,且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第六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泄水口;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和连接件;

25、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盖板之间以及所述第六连接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盖板之间以及所述第六连接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盖板以及所述第六连接板与所述盖板间隔且浮动连接;和/或,

26、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止档布,所述止档布盖设在所述盖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外侧。

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装置还包括多个挡板,所述止水钢板宽度方向的中部下凹形成所述泄水管;

28、多个所述挡板在宽度方向上依次部分层叠连接,且相邻的层叠的两个挡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泄水口;

29、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止水钢板连接。

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水钢板贴敷有遇水膨胀橡胶。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水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32、本申请通过设置止水钢板,可以利用止水钢板对向、后浇筑的混凝土界面缝进行封堵,若止水钢板止水失效、渗出的地下水由止水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缝流至止水钢板的上表面,则渗出的地下水会通过泄水口流入泄水管,再汇入附近的集水坑,从而可以避免通过混凝土界面缝渗出的下水渗漏到地下室底板上表面,使得止水装置形成堵排一体,具有多道止水防线,可显著提升混凝土后浇第处的止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钢板(110)和沿所述止水钢板(110)长度方向设置的泄水管(130),所述泄水管(130)延长度方向设置有泄水口(131),且可使所述止水钢板(110)上表面的水流入所述泄水口(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110)包括第一止水钢板(111)和第二止水钢板(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过滤布(161),所述过滤布(161)设置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111)和第二止水钢板(113)之间;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130)包括第一组成部(137)和第二组成部(13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成部(139)与所述第一组成部(137)重叠的区域设置有进水孔(141);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130)包括管体部(145)和盖板(147)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145)包括依次连接第一连接板(151)、第二连接板(152)、第三连接板(153)、第四连接板(154)、第五连接板(155)、第六连接板(156)和第七连接板(157),所述第一连接板(151)和所述第七连接板(157)相对设置,且底端均向外倾斜,并与所述止水钢板(1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52)和所述第六连接板(156)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153)远离第二连接板(152)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五连接板(155)远离所述第六连接板(156)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板(154)水平设置,且低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52)和第六连接板(156);所述第三连接板(153)、所述第四连接板(154)和所述第五连接板(155)围合形成u形阻挡槽,且所述第三连接板(153)、所述第四连接板(154)和所述第五连接板(155)均设置有过流孔(14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171)和连接件(1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装置还包括多个挡板(159),所述止水钢板(110)宽度方向的中部下凹形成所述泄水管(1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110)贴敷有遇水膨胀橡胶(190)。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止水装置,涉及建筑施工防水技术领域。止水装置包括止水钢板和沿所述止水钢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泄水管,所述泄水管延长度方向设置有泄水口,且可使渗漏至所述止水钢板上表面的渗出的地下水流入所述泄水口。通过设置所述止水装置,可以利用止水钢板对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界面缝进行封堵,若止水钢板止水失效、渗出的地下水由止水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缝流至止水钢板的上表面,则渗出的地下水会通过泄水口流入泄水管,再汇入附近的集水坑,从而可以避免通过混凝土界面缝渗出的地下水渗漏到地下室底板表面,使得所述止水装置形成堵排一体,具有多道止水防线,可显著提升混凝土后浇带处的止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兵,黄世文,欧洋,田志鹏,王磊,凌程建,肖承波,龙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