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21260发布日期:2024-04-23 11:5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锚固基础及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沉井沉放是大跨桥梁基础重要关键施工环节,沉井沉放过程动力响应复杂,姿态精准控制难度高。沉放施工所在的海洋环境复杂,为了保证沉井能够准确下沉至基槽预定位置,需要设置安全、可靠的锚泊系统,将沉井与锚泊系统相连接,进而实现在沉放过程中沉井结构的整体稳定。海洋工程中的锚泊系统主要由锚固基础和锚缆组成,大体积的沉井结构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环境荷载较大,对锚系承载性能要求较高,这就需要稳定安全的锚固基础。

2、就目前而言,重力锚基础施工安装方便,在船坞制作好重力锚,在指定位置下放即可,无需进一步施工即可达到锚固要求。海上跨海大桥大多数处于小于50m范围内,对于深海领域的开发处在探索阶段,传统的固定式基础应用深海领域的桥梁建设必会造成成本造价高、施工困难等不利之处。因此,漂浮式海上桥梁以及锚固基础成为未来跨海大桥的发展的方向。重力式基础是具有运输与施工方便、工期短等优点,在海洋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基础的稳定与否是决定海洋平台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重力式基础主要承受风浪作用于上部结构而传递下来的拉拔荷载。竖向荷载靠重力抵抗,水平荷载靠摩擦力抵抗。对于定位作用的重力式基础,基础用完需要回收,传统重力式基础采用的是混凝土浇筑成型的一个庞大的石块,用完后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当重力式基础使用完毕后,对重力式基础进行拆卸,便于运输与再利用。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包括重力式基础底板,所述重力式基础底板上固定有钢框架,所述钢框架的顶部固定有盖板及其上开设的注砂孔,所述钢框架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内膜,并形成重力式基础框架;

4、所述重力式基础底板上均匀布置有四个吊耳,所述吊耳上开设有穿设缆绳的系缆孔,所述钢框架底部设有排砂组件,能够将注入的砂通过钢框架侧面排出重力式基础框架外部。

5、进一步的,所述排砂组件包括固定在钢框架底部的排砂管,排砂管内形成排砂通道,所述排砂管的一端贯穿橡胶内膜延伸至其外部,并具有排砂口。

6、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排砂管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转动安装在排砂管内,且螺旋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

7、进一步的,所述重力式基础底板的底部布置有若干根键,所述根键的受力方向与重力式基础底板底部垂直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根键的形状为圆锥型、圆柱型、平板型及十字板型中的一种。

9、进一步的,所述重力式基础底板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钢骨架;

10、所述钢骨架的顶端贯穿盖板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钢骨架通过顶部开设的填充口填充有橡胶砂袋。

11、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首先在船坞通过注砂孔向重力式基础框架内注砂;

13、(2)当注满砂后,通过吊船运到锚固点,下放重力式基础框架;

14、(3)待重力式基础用完后,回收重力式基础,通过排砂组件将重力式基础框架内的砂排出;

15、(4)拆卸橡胶内膜和钢框架。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重力式基础底板上部设有钢框架,钢框架内配有橡胶砂袋,橡胶砂袋内装填有砂配重。首先将重力式基础底座下放到指定位置,然后向橡胶砂袋内充填砂配重,来增加重力式基础重量。当重力式基础用完后,通过排砂组件将重力式基础框架内的砂排出,并拆卸橡胶内膜和钢框架回收重力式基础达到可重复利用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式基础底板(1),所述重力式基础底板(1)上固定有钢框架(2),所述钢框架(2)的顶部固定有盖板(4)及其上开设的注砂孔(5),所述钢框架(2)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内膜(6),并形成重力式基础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砂组件包括固定在钢框架(2)底部的排砂管(8),排砂管(8)内形成排砂通道,所述排砂管(8)的一端贯穿橡胶内膜(6)延伸至其外部,并具有排砂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排砂管(8)内的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轴(9),所述螺旋轴(9)转动安装在排砂管(8)内,且螺旋轴(9)上安装有螺旋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式基础底板(1)的底部布置有若干根键(15),所述根键(15)的受力方向与重力式基础底板(1)底部垂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键(15)的形状为圆锥型、圆柱型、平板型及十字板型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式基础底板(1)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钢骨架(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可回收重力式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重力式基础及施工方法,包括重力式基础底板,重力式基础底板上固定有钢框架,钢框架的顶部固定有盖板及其上开设的注砂孔,钢框架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内膜,并形成重力式基础框架;重力式基础底板上均匀布置有四个吊耳,钢框架底部设有排砂组件,能够将注入的砂通过钢框架侧面排出重力式基础框架外部。有益效果是:重力式基础底板上部设有钢框架,钢框架内配有橡胶砂袋,橡胶砂袋内装填有砂配重。首先将重力式基础底座下放到指定位置,然后向橡胶砂袋内充填砂配重,来增加重力式基础重量。当重力式基础用完后,通过排砂组件将重力式基础框架内的砂排出,并拆卸橡胶内膜和钢框架回收重力式基础达到可重复利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石,刘文胜,朱文波,钱有伟,朱力,叶志琳,魏博豪,朱利荣,戴国亮,李忠伟,徐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