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5395发布日期:2023-04-20 00:4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防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


背景技术:

1、人防工程如防空地下室,主要用于人民防空临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讯中心、隐蔽所等。防空地下室通常会设置固定电站,以在战时提供供电需求。在常规人防设计中,固定电站分别设置有出地面的吊装竖井和进风竖井,吊装竖井用于在战时吊装发电机组,进风竖井用于战时固定电站的补风。由于吊装竖井和进风竖井均高出地面,一方面极大影响了地面的观感和景观设计,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混凝土和钢筋的使用量,增加工程造价。

2、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地下室,能够降低工程造价,且使出地面部分更加简洁。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包括:

3、固定电站;

4、综合竖井,设置在所述固定电站的顶部,且与所述固定电站相通,所述综合竖井高出地面;

5、盖板,可拆卸地封盖在所述综合竖井的顶部;以及

6、防雨百叶,设置在所述综合竖井出地面的周侧;

7、其中,所述综合竖井内部形成用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防雨百叶适于连通外界与所述吊装孔。

8、进一步地,所述综合竖井出地面的周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防雨百叶固定嵌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综合竖井的两侧。

10、进一步地,所述综合竖井包括位于所述防雨百叶上方的顶段部,所述盖板支撑于所述顶段部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吊装孔位于顶部的内壁向内凹设有支撑台阶,所述盖板嵌设并承载于所述支撑台阶上,所述支撑台阶适于限制所述盖板的周侧位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阶数量至少为一对,且相对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综合竖井的顶部平齐,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撑台阶之间通过岩棉嵌缝填实。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阶的台阶面贴合设置有角钢,所述角钢预埋入所述综合竖井,所述角钢与所述盖板相接触的面上贴设有橡胶垫,所述盖板适于挤压所述橡胶垫。

15、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数量有多块,多块所述盖板配合封盖所述吊装孔的顶部,每块所述盖板的顶端均设有提手。

16、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由耐火性佳的金属材质制成,且耐火极限时间≥1.5小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电站的顶部设置于固定电站相连通的综合竖井,综合竖井内部形成用于吊装的吊装孔,综合竖井出地面的顶部可拆卸地封盖有盖板,能够在平时防止雨水进入到吊装孔,当战时需要吊装发电机组至固定电站时,只需打开盖板即可;此外,综合竖井出地面的周侧设置有防雨百叶,防雨百叶适于连通外界与吊装孔,外界的风能够自防雨百叶进入吊装孔,以在平时和/或战时对固定电站进行补风,同时雨水难以从防雨百叶进入吊装孔中;本实用新型只需一个综合竖井即可实现补风和吊装需求,设计合理,易于实现,使得竖井出地面部分更加简洁,提高出地面竖井的美观性,减少建设单位的土建和安装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技术特征:

1.一种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竖井(200)出地面的周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220),所述防雨百叶(400)固定嵌设在所述安装孔(220)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20)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综合竖井(200)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竖井(200)包括位于所述防雨百叶(400)上方的顶段部(230),所述盖板(300)支撑于所述顶段部(230)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孔(210)位于顶部的内壁向内凹设有支撑台阶(240),所述盖板(300)嵌设并承载于所述支撑台阶(240)上,所述支撑台阶(240)适于限制所述盖板(300)的周侧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阶(240)数量至少为一对,且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0)与所述综合竖井(200)的顶部平齐,所述盖板(300)与所述支撑台阶(240)之间通过岩棉嵌缝填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阶(240)的台阶面贴合设置有角钢(250),所述角钢(250)预埋入所述综合竖井(200),所述角钢(250)与所述盖板(300)相接触的面上贴设有橡胶垫(260),所述盖板(300)适于挤压所述橡胶垫(26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0)数量有多块,多块所述盖板(300)配合封盖所述吊装孔(210)的顶部,每块所述盖板(300)的顶端均设有提手(3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0)由耐火性佳的金属材质制成,且耐火极限时间≥1.5小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孔与进风井相结合的人防工程,包括:固定电站;综合竖井,设置在所述固定电站的顶部,且与所述固定电站相通,所述综合竖井高出地面;盖板,可拆卸地封盖在所述综合竖井的顶部;以及防雨百叶,设置在所述综合竖井出地面的周侧;其中,所述综合竖井内部形成用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防雨百叶适于连通外界与所述吊装孔。本技术只需一个综合竖井即可实现补风和吊装需求,设计合理,易于实现,使得竖井出地面部分更加简洁,提高出地面竖井的美观性,减少建设单位的土建和安装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技术研发人员:蒋凯,徐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天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