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及螺旋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9341发布日期:2023-07-18 13:4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及螺旋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预应力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及螺旋管桩。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螺旋管桩在旋进入土的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水平方向的力,这可能会造成螺旋管桩的桩身上出现裂缝,严重的,螺旋管桩的桩身还可能断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减少螺旋管桩在旋进入土的过程中桩身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从而提高整个螺旋管桩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及螺旋管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旋管桩在旋进入土的过程中桩身承受较大的水平方向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两侧分别为旋出侧和旋进侧,靠近所述旋进侧的螺旋叶片的侧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部向所述旋出侧倾斜或者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83°且小于等于90°。

3、可选的,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的厚度。

4、可选的,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的厚度是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的厚度的2-10倍。

5、可选的,靠近所述旋出侧的螺旋叶片的侧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部向所述旋进侧倾斜。

6、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中轴线的夹角在30-60°之间。

7、可选的,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的厚度等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的厚度。

8、可选的,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和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之间的高度在10cm-30cm之间。

9、可选的,靠近所述旋出侧的螺旋叶片的侧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凸台,沿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在周向上间隔180°。

10、可选的,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任意轴向的截面形状是相同的且截面面积是相等的。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管桩,所述螺旋管桩包括桩身和前文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所述桩身和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均是混凝土结构且一体成型。

1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及螺旋管桩,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申请因为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接近于互相垂直的,即通过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部向所述旋出侧倾斜或者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互相垂直,同时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83°且小于等于90°的设计,所以在螺旋桩旋进入土的时候,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受到的土壤的阻力相比较那种叶片表面和叶片中轴线具有较大倾斜角度的螺旋叶片要更大,换句话说,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将原本应该作用于桩身上的水平分力转化为了作用在所述螺旋叶片自身上的竖直分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旋管桩在旋进入土的过程中桩身承受较大的水平方向力的问题。

14、2.本申请通过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的厚度的设计,使得所述螺旋叶片的根部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在螺旋管桩旋进入土的过程中,所述螺旋叶片不易折断。

15、3.本申请通过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部向所述旋进侧倾斜的设计,在螺旋管桩旋入土层的过程中,所述螺旋叶片容易将叶片周围的土壤向上挤压,从而利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出土,减小旋进过程中所述螺旋管桩受到的阻力。

16、4.本申请通过所述凸台的设计,使得所述螺旋管桩在生产过程中的拔模工艺变得更加容易和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两侧分别为旋出侧和旋进侧,靠近所述旋进侧的螺旋叶片的侧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部向所述旋出侧倾斜或者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83°且小于等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的厚度是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的厚度的2-10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旋出侧的螺旋叶片的侧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部向所述旋进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中轴线的夹角在30-6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的厚度等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顶部和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根部之间的高度在10cm-30c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旋出侧的螺旋叶片的侧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凸台,沿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在周向上间隔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的任意轴向的截面形状是相同的且截面面积是相等的。

10.一种螺旋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桩包括桩身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所述桩身和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均是混凝土结构且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及螺旋管桩,属于混凝土预应力桩领域。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部向所述旋出侧倾斜或者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互相垂直,同时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83°且小于等于90°,即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接近于互相垂直的,所以在螺旋桩旋进入土时,所述螺旋叶片受到的土壤的阻力相较叶片表面和叶片中轴线具有较大倾斜角度的螺旋叶片要更大,即所述提高承载力的螺旋叶片将原本应该作用于桩身上的水平分力转化为了作用在自身上的竖直分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旋管桩在旋进入土的过程中桩身承受较大的水平分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强,张鲲,朱碧堂,钱勇,江守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旋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