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4701发布日期:2023-09-02 18:0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电站鱼类保护,具体涉及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电站阻隔了河流上下游鱼类迁徙,影响鱼类洄游行为和基因交流,因而水电站常设置集运鱼系统和升鱼机,人工在大坝上下游转运鱼类,以促进鱼类种群交流,维持水生生态平衡。集运鱼系统和升鱼机都包含集诱鱼装置,集诱鱼装置是集运鱼系统和升鱼机的重要部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有效性,只有集诱鱼装置诱捕到足够数量的鱼,升鱼和转运装置才能发挥作用。集诱鱼的方法有多种,如光线、食物、水流条件等,工程中,营造适宜鱼类的水流条件是装置设计的基础,洄游鱼类有逆流而上的行为特征,因而集诱鱼装置常根据过鱼对象的习性营造特定流速流态的诱鱼水流,必要时采用诱鱼灯等辅助装置。

2、国内已有专利公开了若干种集诱鱼装置,公开号为cn 11240081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鱼机工程中适用于山地河流的诱捕鱼系统及方法,主要技术特征在于使用赶鱼栅机械装置,通过赶鱼栅动作将鱼类集中在集鱼斗,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内部机械装置需要运动;公开号为cn 11279628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种适用于水坝集运鱼系统的集鱼装置,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包含垂直升降井和可升降的集鱼箱,使用诱鱼灯和投饲器作为主要诱鱼手段,但忽略了水流效果,水流诱鱼对洄游鱼类吸引作用不强,特异性较差;公开号为cn 11302668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坝的集运鱼系统及其集运鱼方法,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洄游通道井、集鱼箱和暂养池有效集成,忽略了水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诱鱼装置布置在尾水渠特定位置,利用尾水渠内发电尾水在集诱鱼装置内和进鱼口附近形成诱鱼水流,不消耗电能和水量,运行成本更低。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诱鱼装置布置于水电站尾水渠中的回流区,所述集诱鱼装置包括固定在回流区岸坡上的集鱼槽,集鱼槽的一端连接喇叭式进鱼口,喇叭式进鱼口的开口朝向尾水渠下游,集鱼槽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缝式进鱼口,集鱼槽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集鱼箱,所述集鱼槽内由竖缝式进鱼口和喇叭式进鱼口向集鱼箱均设置为集鱼通道,两个集鱼通道上均设置倒须。

4、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式进鱼口与岸坡接触的这一侧面的边墙使用扭面平滑过渡,而相对侧的边墙采用直立的平面造型,所述喇叭式进鱼口底面坡度倾向下游设置。

5、进一步的:与竖缝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一集鱼通道和与喇叭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二集鱼通道上均设置多道倒须,第一集鱼通道和第二集鱼通道上的多道倒须均间隔布置,且越靠近竖缝式进鱼口或喇叭式进鱼口的方向,相邻两道倒须之间的间距越大。

6、进一步的:所述倒须为v型设置,与竖缝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一集鱼通道上的倒须开口朝向竖缝式进鱼口方向设置,与喇叭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二集鱼通道上的倒须开口朝向喇叭式进鱼口方向设置;所述倒须在中部的折角处设置有供鱼类经过的竖缝,两端与集鱼槽的槽壁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倒须包括设置为v型的刚性支撑件,刚性支撑件上对应设置两片网,两片网同样呈v型布置,两片网之间设置允许鱼类通过的所述竖缝。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鱼通道上的多道倒须,向竖缝式进鱼口的方向,竖缝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集鱼通道上的多道倒须,向喇叭式进鱼口的方向,竖缝宽度逐渐增大。

9、进一步的:所述竖缝式进鱼口设置多个,且在集鱼槽的侧壁上间隔布置,多个竖缝式进鱼口的宽度均为目标鱼类宽度的3倍。

10、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式进鱼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多个竖缝式进鱼口的总开口面积;喇叭式进鱼口的开口面积与多个竖缝式进鱼口的总开口面积之比小于鱼类冲刺游泳速度与回流区流速之比,且大于鱼类感应流速与回流区流速之比。

11、进一步的:所述集鱼箱的底部连接集鱼斗,集鱼斗的底部开设放鱼口;所述集鱼箱的两侧设置透水闸门。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诱鱼装置布置在尾水渠特定位置,利用尾水渠内发电尾水在集诱鱼装置内和进鱼口附近形成诱鱼水流,不消耗电能和水量,运行成本更低。

1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竖缝式进鱼口处水流速度大于喇叭式进鱼口出水流速度,喇叭式进鱼口和竖缝式进鱼口的组合汇聚了水流能量,增强了对喜流水鱼类的刺激。本实用新型在集鱼通道上设置倒须结构,倒须结构的开口方向与鱼类运动方向一致,实现鱼类容易进入而难以退出的效果。



技术特征:

1.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诱鱼装置布置于水电站尾水渠中的回流区,与水力发电机组协调运行,所述集诱鱼装置包括固定在回流区岸坡上的集鱼槽,集鱼槽的一端连接喇叭式进鱼口,喇叭式进鱼口的开口朝向尾水渠下游,集鱼槽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缝式进鱼口,集鱼槽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集鱼箱,所述集鱼槽内由竖缝式进鱼口和喇叭式进鱼口向集鱼箱均设置为集鱼通道,两个集鱼通道上均设置倒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式进鱼口与岸坡接触的这一侧面的边墙使用扭面平滑过渡,而相对侧的边墙采用直立的平面造型,所述喇叭式进鱼口底面坡度倾向下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竖缝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一集鱼通道和与喇叭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二集鱼通道上均设置多道倒须,第一集鱼通道和第二集鱼通道上的多道倒须均间隔布置,且越靠近竖缝式进鱼口或喇叭式进鱼口的方向,相邻两道倒须之间的间距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须为v型设置,与竖缝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一集鱼通道上的倒须开口朝向竖缝式进鱼口方向设置,与喇叭式进鱼口连接的第二集鱼通道上的倒须开口朝向喇叭式进鱼口方向设置;所述倒须在中部的折角处设置有供鱼类经过的竖缝,两端与集鱼槽的槽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须包括设置为v型的刚性支撑件,刚性支撑件上对应设置两片网,两片网同样呈v型布置,两片网之间设置允许鱼类通过的所述竖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鱼通道上的多道倒须,向竖缝式进鱼口的方向,竖缝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集鱼通道上的多道倒须,向喇叭式进鱼口的方向,竖缝宽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缝式进鱼口设置多个,且在集鱼槽的侧壁上间隔布置,多个竖缝式进鱼口的宽度均为目标鱼类宽度的3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式进鱼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多个竖缝式进鱼口的总开口面积;喇叭式进鱼口的开口面积与多个竖缝式进鱼口的总开口面积之比小于鱼类冲刺游泳速度与回流区流速之比,且大于鱼类感应流速与回流区流速之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箱的底部连接集鱼斗,集鱼斗的底部开设放鱼口;所述集鱼箱的两侧设置透水闸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适用于水电站尾水渠的集诱鱼装置,所述集诱鱼装置布置于水电站尾水渠中的回流区,所述集诱鱼装置包括固定在回流区岸坡上的集鱼槽,集鱼槽的一端连接喇叭式进鱼口,喇叭式进鱼口的开口朝向尾水渠下游,集鱼槽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鱼口,集鱼槽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集鱼箱,集鱼箱的两侧向进鱼口和喇叭式进鱼口的方向均为集鱼通道,两个集鱼通道上均设置倒须。本技术提出的集诱鱼装置布置在尾水渠特定位置,利用尾水渠内发电尾水在集诱鱼装置内和进鱼口附近形成诱鱼水流,不消耗电能和水量,运行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汤优敏,施家月,张祺,黄滨,周武,吴宇雷,卢新杰,蒲楠楠,侯博,鞠奔,徐勇,王耀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