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9182发布日期:2023-12-07 02:0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排水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1、地漏是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的排水器具,地漏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的卫生环境,甚至影响室内住户的身体健康。地漏作为一个排水器具,排水速度、防臭效果、易清理性、无机械原理耐用程度是评价地漏性能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地漏在平行于地面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到了夏季,下水道常常会出现反味现象,气味通过过滤网进入洗手间,造成洗手间气味异常,影响住户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漏,能有效防止反味。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漏,包括塞盖和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包括滤水体和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滤水体连通的导流孔,所述塞盖与所述导流槽配合设置,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导流孔。

4、优选地,所述塞盖包括塞壁、由塞壁围成的腔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盖板全部或部分封闭所述腔体的底部。

5、所述腔体内可以存贮水,在盖板密封的基础上,通过在所述腔体内注水,可以实现水封,提高了对下水道的密封效果,避免反味现象产生。

6、优选地,所述塞盖与所述导流槽可脱离配合,所述塞盖用于通过与所述导流槽脱离打开所述导流孔,通过与所述导流槽配合安装封闭所述导流孔。

7、优选地,所述导流槽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凸棱或限位槽,所述塞壁外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槽或凸棱,所述限位槽的尺寸与所述凸棱匹配。

8、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圆形,通过插拔所述塞盖来实现封闭或打开所述导流孔。

9、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扇形,通过拔出所述塞盖后旋转固定角度后再插入所述塞盖来实现封闭或打开所述导流孔。凸棱和限位槽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塞盖放置位置进行定位,以便精确的通过塞盖对导流孔进行关闭和打开。凸棱和限位槽的配合起到定位作用,当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半圆形时,在凸棱和限位槽的限制下,拔出塞盖旋转180度后再插入导流槽中,便可以精确的实现塞盖对导流孔的关闭或打开。当所述盖板的形状为扇形时,在凸棱和限位槽的限制下,拔出塞盖旋转90度后再插入导流槽中,便可以精确的实现塞盖对导流孔的关闭或打开。

10、优选地,所述塞盖在所述导流槽内可转动,所述塞盖用于转动至所述盖板与所述导流孔错位的位置时打开所述导流孔,所述塞盖用于转动至所述盖板覆盖所述导流孔的位置时封闭所述导流孔。

11、优选地,所述导流槽的内壁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间隔的凸环,所述塞壁外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可以卡在间隔的凸环中间。该设计可以实现塞盖在所述导流槽内转动,通过改变盖板的位置,便可实现导流孔的打开或关闭,操作更便捷。

12、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扇形时,通过旋转所述塞盖来实现封闭或打开所述导流孔。

13、优选地,所述盖板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导流孔的横截面。

14、优选地,所述导流孔的形状为半圆形通孔、扇形通孔、圆形通孔或条形孔。

15、优选地,所述塞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导流槽形成接触式密封。避免水流直接从塞壁和导流槽之间流下去。所述第一凸缘的侧边可以接触到管道侧壁,实现对地漏与管道接触位置的密封,防止异物从地漏周边被冲入下水道,防止管道中的气味从地漏周边溢出。

16、优选地,所述塞盖设置有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便于将塞盖从导流槽分离或结合。

17、优选地,所述抓握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上或所述塞壁上,所述抓握部为提手。所述提手便于将塞盖从导流槽分离或结合。

18、优选地,所述抓握部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下端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隔板左右两端连接在所述塞壁上。所述隔板作为抓握受力点,方便将所述塞盖拔出和插入导流槽。

19、优选地,所述滤水体包括侧壁和由侧壁围成的滤水腔,所述滤水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设置为滤网。

20、优选地,所述滤水体的形状为类半圆柱体,所述类圆柱体的侧壁由平面和圆弧面构成,所述滤水体的底面为下凸的弧形面。

21、优选地,所述平面整体设置有滤网,加大了滤水量,可以防止短时间异物堆积造成地漏堵塞,当长时间使用后,所述滤水体内异物堆积较多时,可将所述滤水装置取出,清理异物后继续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加大了滤水面积,可以长时间使用1-2个月,等到异物堆积较多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地漏,避免地漏长时间不更换而产生霉菌,释放有害气味。

22、优选地,所述平面和圆弧面整体设置有滤网,进一步加大了滤水量,进一步延缓了异物堆积造成地漏堵塞的时间,经过实验验证,可使用3个月以上而无需清理。

23、优选地,所述导流槽上端设置有外翻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具有一定密封效果,可防止异物通过地漏周边间隙进入下水道。

24、优选地,所述第二凸缘上设置有提手。当需要清理所述地漏中的杂物时,所述提手的设计可以方便的将所述地漏从下水口取出,以便进行清理或更换。

25、优选地,所述第二凸缘的一部分设置有提手槽,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提手槽内。所述提手槽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提手的安装和提手的抓取,并且不影响第二凸缘的密封效果。

26、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上端边缘呈拱形并高于所述第二凸缘。

27、优选地,所述导流槽外周设置有密封衬圈。密封衬圈优选弹性材料,可以实现对地漏与管道接触面的密封,防止反味。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漏,包括塞盖和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包括滤水体和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滤水体连通的导流孔,所述塞盖与所述导流槽配合设置,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导流孔。所述塞盖可以对所述导流孔进行打开或密封,在密封状态下,可避免下水道的气味溢出,防止反味现象产生。



技术特征:

1.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塞盖和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包括滤水体和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滤水体连通的导流孔,所述塞盖与所述导流槽配合设置,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导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盖包括塞壁、由塞壁围成的腔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盖板全部或部分封闭所述腔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盖与所述导流槽可脱离配合,所述塞盖用于通过与所述导流槽脱离打开所述导流孔,通过与所述导流槽配合安装封闭所述导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凸棱或限位槽,所述塞壁外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槽或凸棱,所述限位槽的尺寸与所述凸棱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圆形,通过插拔所述塞盖来实现封闭或打开所述导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扇形,通过拔出所述塞盖后旋转固定角度后再插入所述塞盖来实现封闭或打开所述导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盖在所述导流槽内可转动,所述塞盖用于转动至所述盖板与所述导流孔错位的位置时打开所述导流孔,所述塞盖用于转动至所述盖板覆盖所述导流孔的位置时封闭所述导流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内壁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间隔的凸环,所述塞壁外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可以卡在间隔的凸环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扇形时,通过旋转所述塞盖来实现封闭或打开所述导流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导流孔的横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导流槽形成接触式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盖设置有抓握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上或所述塞壁上,所述抓握部为提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部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下端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隔板左右两端连接在所述塞壁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体包括侧壁和由侧壁围成的滤水腔,所述滤水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设置为滤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体的侧壁由平面和圆弧面构成,所述滤水体的底面为下凸的弧形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整体设置有滤网。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和圆弧面整体设置有滤网。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上端设置有外翻的第二凸缘。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上设置有提手。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的一部分设置有提手槽,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提手槽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端边缘呈拱形并高于所述第二凸缘。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外周设置有密封衬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地漏,包括塞盖和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包括滤水体和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滤水体连通的导流孔,所述塞盖与所述导流槽配合设置,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导流孔。所述塞盖可以对所述导流孔进行打开或密封,在密封状态下,可避免下水道的气味溢出,防止反味现象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佳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