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坑肥槽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1、采用内支撑的基坑支护工程,在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需在每层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外墙防水及肥槽回填,而对于深基坑支护一般采用多道内支撑形式,这使得肥槽回填及混凝土传力板需进行多次施工,并在肥槽内需进行外墙拆模及防水等施工作业,且由于混凝土材料透水性较差,因此肥槽内排水成为施工难点。
2、现有技术中,基坑肥槽内的排水常采用在肥槽内周边砌筑排水沟及集水井,但对于设有内支撑设计的基坑,肥槽内排水沟及集水井需随着肥槽回填每层进行施工,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导致基坑肥槽的排水效率较低。
3、此外,若采用成品预制排水沟及集水井,在拆除和安装过程中会出现损坏情况,且拆除安装工序繁琐,影响工期。
4、因此,如何提高基坑肥槽的排水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以提高基坑肥槽的排水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包括:
4、排水管,设置于基坑肥槽内;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基坑肥槽下方的砂层内,以将所述基坑肥槽内的积水排入所述砂层;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基坑肥槽的混凝土垫层的上方,用于加长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5、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砂层内设置有碎石过滤层,以防止所述排水管堵塞。
6、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纱布,以防止碎石进入所述排水管。
7、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排水管为多个,且各个所述排水管均匀分布于所述基坑肥槽内。
8、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相邻所述排水管之间的距离为l,且8m≤l≤12m。
9、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排水管采用硬质pvc管。
10、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排水管的直径为d,且d≥200mm。
11、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朝向所述排水管处找坡,以使所述基坑肥槽内的积水由所述排水孔排入所述排水管。
12、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排水孔为多个,且各个所述排水孔沿所述排水管的周向均匀布置。
13、可选地,在上述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中,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排水管。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通过将排水管设置于基坑肥槽内,其中,排水管的第一端伸入基坑肥槽下方的砂层内,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孔,且排水孔与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以将基坑肥槽内的积水排入砂层,排水管的第二端伸出基坑肥槽的混凝土垫层的上方,以方便加长排水管。当基坑肥槽回填层数不断增加时,可通过排水管的第二端加长排水管,无需重新安装和拆卸基坑肥槽排水装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通过将排水管的第一端伸入基坑肥槽下方的砂层内,且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孔,以将基坑肥槽内的积水排入砂层,排水管的第二端伸出基坑肥槽的混凝土垫层的上方,以方便加长排水管,无需重新安装和拆卸基坑肥槽排水装置,从而缩短了基坑肥槽排水装置的施工周期,进而提高了基坑肥槽的排水效率。
1.一种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层(103)内设置有碎石过滤层(104),以防止所述排水管(100)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0)的第一端设置有纱布,以防止碎石进入所述排水管(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0)为多个,且各个所述排水管(100)均匀分布于所述基坑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排水管(100)之间的距离为l,且8m≤l≤1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0)采用硬质pvc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0)的直径为d,且d≥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102)的上表面朝向所述排水管(100)处找坡,以使所述基坑肥槽内的积水由所述排水孔(101)排入所述排水管(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01)为多个,且各个所述排水孔(101)沿所述排水管(100)的周向均匀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肥槽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0)的第二端连接有连接件(105),所述连接件(105)用于连接所述排水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