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桩基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1、桩基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证桩基上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桩基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预应力管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单桩承载力高,成桩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研究表明,桩底注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均大于未注浆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在30%~60%,桩底进入砂层越深,后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提高幅度越大。因此,一种能够提高桩端承载力的桩底注浆装置越来越被社会所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并提供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包括预应力管桩、活瓣式桩尖、套筒和注浆管。
4、活瓣式桩尖固定连接于预应力管桩底部,注浆管在预应力管桩内部通过套筒与活瓣式桩尖连通。
5、活瓣式桩尖包括活瓣、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和中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垂直方向设置,中部连接板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水平设置的上部连接板和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上部连接板中间开孔,套筒为中空结构,上部连接板开孔周围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活瓣设置若干个,沿下部连接板周向均匀分布。活瓣通过固定铰与下部连接板进行连接,使得活瓣和下部连接板之间可相对转动。
6、注浆管与套筒的截面相同,注浆管上通过铰接设置有用于保证注浆管与套筒在注浆过程不漏浆的锁紧装置。
7、作为优选,上述活瓣式桩尖与预应力管桩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8、作为优选,上述中部连接板与上部连接板和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
9、作为优选,上述上部连接板与套筒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10、作为优选,上述上部连接板和下部连接板均为圆形钢板。
11、作为优选,上述中部连接板为矩形钢板。
12、作为优选,上述活瓣设置四个。
13、作为优选,上述活瓣材质为钢板。
14、作为优选,上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注浆管上的锁紧抓钩和设置于套筒上与锁紧抓钩配套的锁紧块。
15、作为优选,上所述锁紧装置为两只抓钩,锁紧抓钩上设有用于在地面控制锁紧抓钩开合的钢绳。
16、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将活瓣式桩尖固定于预应力管桩的底部,对桩底进行注浆,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桩端承载力;
18、(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沉桩结束后再对预应力管桩进行注浆,打桩和注浆两道工序互不干扰,提高施工效率;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筒和注浆管之间通过锁紧装置进行连接,保证注浆过程中套筒与注浆管不分离,避免漏液,保证注浆质量;
2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瓣式桩尖,活瓣在沉桩过程中受到土的压力不会发生转动而保持竖直;在注浆过程中,由于浆液挤压活瓣使其向四周转动,浆液向四周流动,凝固后在桩底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扩大头,显著提高桩端承载力。
1.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管桩(1)、活瓣式桩尖、套筒(6)和注浆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瓣式桩尖与预应力管桩(1)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板(5)与上部连接板(3)和下部连接板(4)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板(3)与套筒(6)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板(3)和下部连接板(4)均为圆形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板(5)为矩形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瓣(2)设置四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瓣(2)材质为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注浆管(7)上的锁紧抓钩(8)和设置于套筒(6)上与锁紧抓钩(8)配套的锁紧块(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套筒活瓣式桩尖的预应力管桩桩底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抓钩(8)设置有两只;所述锁紧抓钩(8)上设有用于在地面控制锁紧抓钩(8)开合的钢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