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0764发布日期:2023-07-15 13:1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水电站导流洞封堵,尤其涉及一种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1、某水电站因地质原因,导流洞渗水情况较为严重。截止2017年02月18日上午,水库上游蓄水水位1351.63m,导流洞出口水位1299.97m,导流洞洞内水深1.5~3m不等,渗漏流量高达4.82m³/s,导流洞渗漏量随着大坝上游库区蓄水位的升高而加大,目前无法进行堵头混凝土的施工。 因此,需要在将导流洞上游进行临时封堵,在进行堵头混凝土的施工。

2、中国专利文献cn108316260a,公开了一种基于喀斯特地貌的导流洞封堵结构及方法,它是在原导流洞的混凝土衬砌内部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段临时堵头、第二段临时堵头和永久堵头;在第一段临时堵头的上游安装有挡水钢闸门,在挡水钢闸门之后安装有叠梁门,所述叠梁门通过多根立柱配合定位,在原导流洞的混凝土衬砌的底部设置有底层排水钢管和顶层排水钢管,两层排水钢管堆叠布置,在顶层排水钢管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一碟阀,所述底层排水钢管的出水口安装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蝶阀和第三蝶阀。上述结构有以下不足,底层排水钢管和顶层排水钢管的四根排水管使整体入水就位,在狭窄环境中,安装难度大,风险性高,同时底层排水钢管和顶层排水钢管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阻水结构,在对第一段临时堵头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被水流冲刷,不易浇筑,虽然排水管间间隔及两侧面用膜袋灌浆封堵,但封堵效果不理想,特别是位于排水钢管的下方,该处位于水面以下,不能有效填满,因此会造成管涌,或者水流直接通过缝隙流向下游,不利于混凝土浇筑,而采用土工布和棉絮塞缝,在排水钢管下侧的缝隙无法处理。

3、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108385627b公开了一种基于喀斯特地貌的水电站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法,该文献中排水钢管依然是整体吊装入水,虽然公开了在排水钢管上下游各设一道止水钢板,但不足在于,在浇筑时,码放袋14装水泥作下游围堰,因此浇筑时,排水钢管会被封堵,上游水头会升高,造成高水压穿透排水钢管间的膜袋灌浆封堵结构和叠梁门的缝隙,造成大量渗水,不利于混凝土浇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对导流洞上游进行快速的临时封堵。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包括导流洞的砼结构,所述砼结构的上游端底部沿水流方向安装有导流管,导流管通过阻水限位装置与砼结构定位,砼结构上游端的肩部外侧安装有封堵门,导流管的上游端伸出封堵门,所述封堵门的下游侧设有第一封堵墙体,第一封堵墙体的下游方向在位于导流管的尾端设有第二封堵墙体,第一封堵墙体与第二封堵墙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3、所述导流管包括多根下层导流管和多根上层导流管,下层导流管和上层导流管层叠安装,所述下层导流管和上层导流管的下游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4、所述阻水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梁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梁包括位于肩部处的上游横梁和下游端的下游横梁,上游横梁和下游横梁分别位于在砼结构的底部并与砼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安装在导流管的外壁,并与上游横梁和下游横梁的位置对应,限位板位于上游横梁和下游横梁的上游,位于上游横梁和下游横梁处相邻所述限位板之间插装有工字型的密封插件。

5、所述限位板在位于上游横梁和下游横梁的上游处间隔的设有两块,密封插件安装在左右相邻的限位板之间。

6、所述封堵门包括支撑梁、封堵梁和滑槽梁,所述支撑梁设有多根,支撑梁纵向间隔的安装在砼结构的肩部外侧,支撑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到岩体内,所述滑槽梁位于支撑梁的上游侧,并安装在导流洞的两侧, 滑槽梁与靠导流洞侧壁的支撑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封堵梁的限位滑槽,所述导流管位于封堵梁的下侧。

7、所述支撑梁、封堵梁和滑槽梁均由两段或多段焊接而成。

8、所述第一封堵墙体和第二封堵墙体为袋装水泥填充墙,袋装水泥填充墙的上下游两侧均设有隔板封闭,第一封堵墙体宽度1~1.5m,高度4~5m,第二封堵墙体宽度0.5~1m,高度3~4m。

9、所述第一封堵墙体和第二封堵墙体为混凝土浇筑墙,混凝土浇筑墙的两侧均设有复合隔板封闭,第一封堵墙体宽度1~1.5m,高度4~5m,第二封堵墙体宽度0.5~1m,高度3~4m。

10、所述限位板与导流洞的侧壁通过袋装水泥填充,并用棉絮塞缝。

11、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设置导流管,将上游来水通过导流管排出,从而为上方浇筑混凝土提供了条件;设置阻水限位装置不仅阻断了导流管外部的湍急水流,为后期水下浇筑提供条件,而且还起到对导流管进行限位的作用,防止在导流管安装完成后,被水流冲移位;设置封堵门封堵来自上游的水流,并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了安装保障,由于封堵门并不能完全密封,所以需要第一封堵墙体对封堵门进行再次封闭,设置第二封堵墙体用于封堵下游来水,从而便于在第一封堵墙体与第二封堵墙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导流洞上游进行快速的临时封堵,为下游永久性封堵提供了施工条件。

13、2、相邻导流管上的限位板之间将上游水流初步切断,在限位板之间的缝隙处还有水流,该水流通过工字型的密封插件封闭。

14、3、在上、下游端分别设置两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之间形成填充腔,安装好密封插件后,能够在两块限位板之间的填充腔内浇筑混凝土或者填充袋装水泥,混凝土或者袋装水泥不易被水冲散,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包括导流洞的砼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砼结构(10)的上游端底部沿水流方向安装有导流管(30),导流管(30)通过阻水限位装置与砼结构(10)定位,砼结构(10)上游端的肩部(11)外侧安装有封堵门(40),导流管(30)的上游端伸出封堵门(40),所述封堵门(40)的下游侧设有第一封堵墙体(50),第一封堵墙体(50)的下游方向在位于导流管(30)的尾端设有第二封堵墙体(60),第一封堵墙体(50)与第二封堵墙体(60)之间浇筑有混凝土(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0)包括多根下层导流管(31)和多根上层导流管(32),下层导流管(31)和上层导流管(32)层叠安装,所述下层导流管(31)和上层导流管(32)的下游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阀门(311)和第二阀门(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梁(20)和限位板(33),所述限位梁(20)包括位于肩部(11)处的上游横梁(21)和下游端的下游横梁(22),上游横梁(21)和下游横梁(22)分别位于在砼结构(10)的底部并与砼结构(1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3)安装在导流管(30)的外壁,并与上游横梁(21)和下游横梁(22)的位置对应,限位板(33)位于上游横梁(21)和下游横梁(22)的上游,位于上游横梁(21)和下游横梁(22)处相邻所述限位板(33)之间插装有工字型的密封插件(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3)在位于上游横梁(21)和下游横梁(22)的上游处间隔的设有两块,密封插件(34)安装在左右相邻的限位板(3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门(40)包括支撑梁(41)、封堵梁(42)和滑槽梁(43),所述支撑梁(41)设有多根,支撑梁(41)纵向间隔的安装在砼结构(10)的肩部(11)外侧,支撑梁(41)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到岩体内,所述滑槽梁(43)位于支撑梁(41)的上游侧,并安装在导流洞的两侧, 滑槽梁(43)与靠导流洞侧壁的支撑梁(4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封堵梁(42)的限位滑槽,所述导流管(30)位于封堵梁(42)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1)、封堵梁(42)和滑槽梁(43)均由两段或多段焊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墙体(50)和第二封堵墙体(60)为袋装水泥填充墙,袋装水泥填充墙的上下游两侧均设有隔板(51)封闭,第一封堵墙体(50)宽度1~1.5m,高度4~5m,第二封堵墙体(60)宽度0.5~1m,高度3~4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墙体(50)和第二封堵墙体(60)为混凝土浇筑墙,混凝土浇筑墙的两侧均设有复合隔板(52)封闭,第一封堵墙体(50)宽度1~1.5m,高度4~5m,第二封堵墙体(60)宽度0.5~1m,高度3~4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3)与导流洞的侧壁通过袋装水泥填充,并用棉絮塞缝。


技术总结
导流洞上游临时封堵结构,包括导流洞的砼结构,所述砼结构的上游端底部沿水流方向安装有导流管,导流管通过阻水限位装置与砼结构定位,砼结构上游端的肩部外侧安装有封堵门,导流管的上游端伸出封堵门,所述封堵门的下游侧设有第一封堵墙体,第一封堵墙体的下游方向在位于导流管的尾端设有第二封堵墙体,第一封堵墙体与第二封堵墙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通过该结构能够对导流洞上游进行快速的临时封堵,为下游永久性封堵提供了施工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武巧焕,罗远耀,卢山,黄树鹏,蒙飞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