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8809发布日期:2023-06-18 03:1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2、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76299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一端关于长度方向的中心向重合,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背侧均固定设置有防脱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背端相邻于防脱板均活动套结有防护主板,防护主板固定设置有与从动套筒配合的主动套筒。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时,通过转动连接杆调节,当两个防护主板之间需要调节的距离较大时,需要使连接杆转动较多的圈数,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需要耗费较多的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连接杆靠近调节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调节座的内部对应移动柱开设有滑动孔和滑动槽,所述滑动孔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移动柱与所述滑动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柱的一端穿过滑动孔位于滑动槽内,所述调节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柱的按压限位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距离的便利性,在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距离的过程中,移动连接杆,连接杆移动带动移动柱和对应的防护主板移动,从而使两个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改变;与此同时,移动柱贴合于滑动孔的内壁滑移,待两个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按压限位机构使得移动柱固定于调节座中,从而使得两个防护主板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达到了便于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距离的目的。

5、优选的,所述移动柱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配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块,降低了移动柱从调节座中脱落的可能性。

7、优选的,所述按压限位机构包括抵接块、齿条以及抵接杆,所述调节座上开设有与滑动槽相连通的通过孔,所述抵接杆与所述通过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移动柱上,所述抵接块固定连接于抵接杆上,所述抵接块上固定连接有轮齿,且所述抵接块上的轮齿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8、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抵接杆的限位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固定移动柱,待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后,移动抵接杆,抵接杆移动带动抵接块移动,从而使抵接块的轮齿与齿条相啮合;然后通过限位组件固定抵接杆,进而达到便于固定移动柱的目的。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块和放置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抵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座上,所述放置块的内部对应转动块开设有转动缺口,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转动缺口插接配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固定抵接杆,待抵接块的轮齿与齿条相啮合后,转动转动块,使转动块插接到转动缺口中,从而降低了抵接杆移动的可能性,达到了固定抵接杆的目的。

12、优选的,所述抵接杆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抵接块复位的弹性抵接组件,所述弹性抵接组件包括抵接弹簧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座上,所述抵接杆的内部对应安装块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块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抵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块上,所述抵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限位槽的内壁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通过按压限位机构固定移动柱的过程中,转动转动块,使转动块向远离放置块端部的一侧转动,然后释放转动块,此处在抵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抵接杆移动,抵接杆移动带动抵接块移动,进而使得抵接块的轮齿与齿条相啮合,从而使得抵接杆和抵接块复位,达到便于通过按压限位机构固定移动柱的目的。

1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卡块、滑块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放置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缺口相连通的导向孔和移动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转动块的内部对应卡块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卡块与定位孔插接配合;

15、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卡块上,所述滑块与移动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移动槽的内部,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块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移动槽的内壁上;所述卡块的顶部为圆弧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降低转动块发生松动的可能性,待转动块转动到转动缺口内部后,转动块与卡块接触,由于卡块的顶部为圆弧形,从而便于使卡块和滑块移动;随着继续转动转动块,从而使卡块和滑动块移动到放置块的内部;待转动块与放置块插接配合后,压缩弹簧推动滑块和卡块移动,从而使卡块插入定位孔中,进而降低了转动块松动的可能性。

17、优选的,所述放置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垫,提高了放置块与转动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转动块移动到放置块上后,发生晃动的可能性。

19、优选的,所述转动块通过转轴与所述抵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抵接杆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扭簧,便于使转动块转动,从而增强了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

21、优选的,所述放置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阻挡块,限位了转动块转动的角度,可以使转动块转动到放置块上后停止转动,进而便于对转动块限位。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为了提高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距离的便利性,移动连接杆,连接杆移动带动移动柱、滑动块以及其中一个防护主板移动,从而使两个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改变;待两个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后,转动转动块,使转动块向远离放置块的一侧转动,然后释放转动块;此时抵接弹簧推动抵接杆移动,抵接杆移动带动抵接块移动,从而使抵接块上的轮齿与齿条相啮合;之后,转动转动块,使转动块插接到转动缺口内,以便于固定抵接杆和抵接块,从而便于将连接杆和防护主板固定,进而达到了便于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距离的目的;

25、2.为了降低转动块发生松动的可能性,在释放转动块之后,扭簧能够驱使转动块转动至转动缺口的内部;转动块与卡块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卡块的顶部为圆弧形,从而便于使转动块推动卡块和滑块移动;随着继续转动转动块,从而使卡块和滑动块移动到放置块的内部;待转动块插接到转动缺口的内部后,压缩弹簧复位,使滑块和卡块移动,从而使卡块插入定位孔中,进而降低了转动块松动的可能性,提高了固定转动块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座(2),所述连接杆(1)靠近调节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柱(3),所述调节座(2)的内部对应移动柱(3)开设有滑动孔(31)和滑动槽(41),所述滑动孔(31)与所述滑动槽(41)相连通;所述移动柱(3)与所述滑动孔(3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柱(3)的一端穿过滑动孔(31)位于滑动槽(41)内,所述调节座(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柱(3)的按压限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3)远离连接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与所述滑动槽(41)的内壁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限位机构(5)包括抵接块(51)、齿条(52)以及抵接杆(53),所述调节座(2)上开设有与滑动槽(41)相连通的通过孔(531),所述抵接杆(53)与所述通过孔(53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齿条(52)固定连接于移动柱(3)上,所述抵接块(51)固定连接于抵接杆(53)上,所述抵接块(51)上固定连接有轮齿,且所述抵接块(51)上的轮齿与所述齿条(52)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5)包括转动块(551)和放置块(552),所述转动块(551)与所述抵接杆(53)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块(552)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座(2)上,所述放置块(552)的内部对应转动块(551)开设有转动缺口(5511),所述转动块(551)与所述转动缺口(5511)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53)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抵接块(51)复位的弹性抵接组件(54),所述弹性抵接组件(54)包括抵接弹簧(541)和安装块(542),所述安装块(542)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座(2)上,所述抵接杆(53)的内部对应安装块(542)开设有限位槽(5421),所述安装块(542)与所述限位槽(542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抵接弹簧(541)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块(542)上,所述抵接弹簧(541)的另一端固定于限位槽(542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5)还包括有定位部件(554),所述定位部件(554)包括卡块(555)、滑块(556)以及压缩弹簧(557),所述放置块(552)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缺口(5511)相连通的导向孔(5551)和移动槽(5561),所述卡块(555)与所述导向孔(555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转动块(551)的内部对应卡块(555)开设有定位孔(5552),所述卡块(555)与定位孔(5552)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55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551)通过转轴(7)与所述抵接杆(5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551)上固定连接有扭簧(8),所述扭簧(8)的另一端固定于抵接杆(53)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5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553)。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基坑防护领域,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座,连接杆靠近调节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柱,调节座的内部对应移动柱开设有滑动孔和滑动槽,滑动孔与所述滑动槽相连通;移动柱与所述滑动孔的内壁滑动配合,移动柱的一端穿过滑动孔位于滑动槽内,调节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柱的按压限位机构。本申请在两个防护主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按压限位机构使得移动柱固定于调节座中,从而使得两个防护主板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达到了便于调节两个防护主板之间距离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范九江,陈娅妮,朱梦茹,张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