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0385发布日期:2023-06-15 11:5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临近既有建筑的情况,对于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深基坑,为了保证既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基坑常需设置支挡垂直开挖,对于基坑深度较大时,传统的锚索桩使用时,需要将锚索向侧边锚入足够的距离,容易对既有建筑造成影响,锚索深入距离不足时,又容易影响深基坑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灌注桩,所述灌注桩靠近既有建筑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桩槽,所述桩槽内设置有锚固桩,所述锚固桩上设置有多个锚索,所述锚索穿过灌注桩与锚固桩之间的地层与灌注桩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靠近既有建筑的一侧开挖形成桩槽,并在桩槽内浇筑形成锚固桩,将锚索穿过土层和灌注桩延伸到基坑内,并将锚索的一端预筑在锚固桩内,从而实现了锚固桩通过锚索对灌注桩拉持加固,从而提高了对基坑支护的能力,减少了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同时保证了既有建筑的正常使用。

5、可选的,所述灌注桩靠近基坑内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围檩,所述锚索固定在围檩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索穿过灌注桩固定在围檩上,以便于对锚索的固定,提高锚索的拉持效果。

7、可选的,所述锚索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的主筋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索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的主筋上,从而便于将锚索浇筑在锚固桩上,同时提高锚索的连接稳固性。

9、可选的,所述桩槽的靠近灌注桩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预设孔,多个所述锚索分别放置在对应的预设孔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索焊接在锚固桩的主筋上后,再将多余的锚索放置在预设孔,从而以便于对锚索的放置与连接。

11、可选的,所述预设孔内设置有止浆阀,所述锚索穿过止浆阀并放置在止浆阀远离锚固桩的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浆阀的设置,避免了在浇筑锚固桩时,混凝土进入到预设孔内将放置在预设孔内的锚索凝固,以便于后续锚索与灌注桩的连接。

13、可选的,所述灌注桩上开设有多个锚孔,所述锚孔穿过灌注桩与锚固桩之间的土层与对应的预设孔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形成的灌注桩上开设锚孔,并与对应的预埋孔连通,从而以便于将锚索灌注桩,从而实现对锚索的连接。

15、可选的,单个所述锚固桩上的锚索设置多层,每层设置三根锚索,同一层的所述锚索连接在不同的灌注桩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层设置三根锚索,并连接在不同的灌注桩上,从而提高了单个锚固桩连接的灌注桩数量,提高连接强度,同时减少了锚固桩的设置数量。

17、可选的,所述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冠梁,所述锚固桩顶部的锚索连接在冠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桩顶部的锚索连接在冠梁上,从而有利于提高冠梁对基坑侧壁的支护能力。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在靠近既有建筑的一侧开挖形成桩槽,并在桩槽内浇筑形成锚固桩,将锚索穿过土层和灌注桩延伸到基坑内,并将锚索的一端预筑在锚固桩内,从而实现了锚固桩通过锚索对灌注桩拉持加固,从而提高了对基坑支护的能力,减少了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同时保证了既有建筑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灌注桩(3),所述灌注桩(3)靠近既有建筑(1)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桩槽(4),所述桩槽(4)内设置有锚固桩(5),所述锚固桩(5)上设置有多个锚索(6),所述锚索(6)穿过灌注桩(3)与锚固桩(5)之间的地层与灌注桩(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3)靠近基坑内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围檩(7),所述锚索(6)固定在围檩(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6)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5)的主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槽(4)的靠近灌注桩(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预设孔(8),多个所述锚索(6)分别放置在对应的预设孔(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孔(8)内设置有止浆阀(9),所述锚索(6)穿过止浆阀(9)并放置在止浆阀(9)远离锚固桩(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3)上开设有多个锚孔(10),所述锚孔(10)穿过灌注桩(3)与锚固桩(5)之间的土层与对应的预设孔(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锚固桩(5)上的锚索(6)设置多层,每层设置三根锚索(6),同一层的所述锚索(6)连接在不同的灌注桩(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3)的顶部设置有冠梁(11),所述锚固桩(5)顶部的锚索(6)连接在冠梁(11)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灌注桩,所述灌注桩靠近既有建筑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桩槽,所述桩槽内设置有锚固桩,所述锚固桩上设置有多个锚索,所述锚索穿过灌注桩与锚固桩之间的地层与灌注桩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影响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奎,何达,金涛,徐海涛,杨贵勇,万川,唐科行,徐宇,陈子龙,龙红宇,李瑞,王玮强,谢恒,安成蛟,陈理,单源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