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5353发布日期:2023-08-09 19:0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常常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的塌陷。基坑支护是一种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对基坑侧壁采用的支挡、加固的方式来避免土体的塌陷,进而保障施工安全的进行。

2、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通常为桩、墙式支护结构,即将支护斜桩、墙插入坑底土中一定深度,上部悬臂或设置锚撑体系,形成一梁式锚、撑受力构件,需要将支护斜桩以一定的角度打入坑底土中,支护斜桩远离坑底土的一端与支护墙板相抵,为支护墙板提供稳定支撑。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现场施工时,支护斜桩插入坑底土的角度调节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调节支护斜桩的插入角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墙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护墙板的支护斜桩,所述支护斜桩包括第一支部以及第二支部,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第二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部远离所述第二支部的一端插设于坑底土内,所述第二支部远离所述第一支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护墙板相连。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时需要将支护斜杆以一定的角度插入坑底土内,然后将支护斜杆的另一端与支护墙板相抵,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撑,其中支护斜杆插入坑底土的角度尤为关键,在实际施工时,支护斜桩插入坑底土的角度较难控制。该基坑支护结构中,第一支部与第二支部的转动连接,使得安装支护斜桩时,仅需将第一支部垂直插入坑底土中,然后转动第二支部,以控制支护斜桩的角度,使得支护斜桩插入坑底土的角度调节方式简单、便捷。

5、可选的,所述第二支部与所述支护墙板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支护墙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支部与支护墙板之间设置支撑件,通过支撑件进一步对支护墙板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该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能。

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二支部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护墙板的侧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片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远离第二支部的一端设置定位片,并在支护墙板的侧面开设定位槽,通过将定位片插接于定位槽内,完成支撑件与支撑墙板之间的连接,通过定位槽内壁为定位片提供一定的支撑,从而使得支撑件与支护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且稳定。

9、可选的,所述定位片穿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支护墙板通过螺栓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定位片穿设定位柱,并将定位柱与支护墙板通过螺栓配合,进一步加强了支撑件与支护墙板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支撑件能够更稳定得对支护墙板进行支撑。

11、可选的,所述第二支部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件安装的安装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支部靠近支撑件的一侧开设供支撑件安装的安装槽,当无需使用支部斜桩时,首先转动支撑件,将支撑件置于安装槽内,然后转动第二支部,使得第二支部与第一支部相齐平,从而减少了支护斜桩所需的运输、收纳空间。

13、可选的,所述第二支部远离所述第一支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护墙板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插设的连接槽,所述连接件插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部远离第一支部的一端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支部转动连接,并在支护墙板开设供连接件插设的连接槽,将第二支部与支护墙板相连时,通过转动连接件调节连接件的角度,使得连接件与支护墙板相平行,然后将连接件插设与连接槽内,通过连接槽内壁为连接件提供一定的支撑,从而使得第二支部与支护墙板的连接方式简单、便捷。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支部远离所述第二支部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围绕所述第二支部外周间隔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支部远离第二支部的一端间隔设置支撑片,安装支护斜桩时,将第一支部插入坑底土内,通过围绕第一支部外周设置的支撑片,为第一支部拔出坑底土形成一定的阻力,使得第一支部的设置更为稳定。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第二支部连接一端的相对两侧均向外凸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吊环,所述连接吊环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相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以及连接吊环的设置,使得当需要拆除该基坑支护结构时,仅需对吊环施加作用力,便能够将第一支部拔出坑底土,从而使得该支护斜桩的拆除更为便捷。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该基坑支护结构中,第一支部与第二支部的转动连接,使得安装支护斜桩时,仅需将第一支部垂直插入坑底土中,然后转动第二支部,以控制支护斜桩的角度,使得支护斜桩插入坑底土的角度调节方式简单、便捷;

21、2.在第二支部与支护墙板之间设置支撑件,通过支撑件进一步对支护墙板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该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墙板(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护墙板(1)的支护斜桩(2),所述支护斜桩(2)包括第一支部(21)以及第二支部(22),所述第一支部(21)与所述第二支部(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部(21)远离所述第二支部(22)的一端插设于坑底土内,所述第二支部(22)远离所述第一支部(21)的一端与所述支护墙板(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部(22)与所述支护墙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部(2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支护墙板(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远离所述第二支部(2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片(32),所述定位片(32)与所述支撑件(3)转动连接,所述支护墙板(1)的侧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2),所述定位片(32)插设于所述定位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32)穿设有定位柱(36),所述定位柱(36)与所述支护墙板(1)通过螺栓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部(22)靠近所述支撑件(3)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件(3)安装的安装槽(2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部(22)远离所述第一支部(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27),所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二支部(22)转动连接,所述支护墙板(1)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27)插设的连接槽(11),所述连接件(27)插设于所述连接槽(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部(21)远离所述第二支部(22)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片(26),所述支撑片(26)围绕所述第二支部(22)外周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部(21)与所述第二支部(22)连接一端的相对两侧均向外凸设有连接板(271),所述连接板(271)上设置有连接吊环(25),所述连接吊环(25)与所述连接板(271)可拆卸相连。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包括支护墙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护墙板的支护斜桩,所述支护斜桩包括第一支部以及第二支部,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第二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部远离所述第二支部的一端插设于坑底土内,所述第二支部远离所述第一支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护墙板相连。本申请具有便于调节支护斜桩的插入角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丰,尹江伟,厉成钢,徐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