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1517发布日期:2023-09-21 01:1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管桩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桩对接,具体涉及一种管桩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的深入发展,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基础施工方法,其中管桩基础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所谓的管桩基础是通过多段管桩对接焊接施工形成一根完整的桩体与桩上部承台连接,形成一个受力完好的基础。管桩与管桩在焊接施工之前不仅须保证上下节管桩不能有较大错位,对于垂直管桩来说,为保证垂直管桩的整体支撑强度,还必须保证对接时上节管桩的垂直度,而两节管桩对接时需要通过桩机吊起一节管桩悬停在空中,通过人工推或拉的方式不断重复调整上一节管桩与下一节管桩的相对位置再落桩焊接,如果落桩后就必须要通过两个人用撬棍进行管桩位置调整工作,且对齐后仍需配合桩机调整上节管桩的垂直度。如此可见,当前的管桩桩身对接工作相当地繁复并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管桩对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管桩对接效率低,垂直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桩对接装置,所述管桩对接装置包括:

3、垂杆,沿上下方向延伸;

4、夹持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分布在所述垂杆上的至少两个夹持组件,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在所述垂杆上沿上下方向可活动设置的卡环,且多个所述卡环同轴设置,各所述卡环用于套设在管桩的外侧,以分别卡接沿上下方向对接的两个管桩;以及,

5、垂直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垂杆上,所述垂直传感器设有至少一个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环之间。

6、可选地,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多个活动卡爪,多个所述活动卡爪沿所述卡环周向分布且沿所述卡环的径向可活动设置,多个所述活动卡爪用于抵接在管桩的侧壁上以使所述管桩固定;

7、其中,各所述夹持组件的所述活动卡爪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夹持组件的多个所述活动卡爪的安装位置相互对应。

8、可选地,各所述活动卡爪包括:

9、驱动部,活动安装在所述卡环上,沿所述卡环的径向可活动设置;以及,

10、卡持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卡环内侧的一端,所述卡持部呈弧形设置,所述卡持部用于卡持在管桩的侧壁;

11、其中,所述卡持部的弧形的半径与管桩外侧壁的半径相同。

12、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杆,所述卡环的周侧分布有多个沿其径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设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螺杆朝向所述卡环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卡持部活动连接,所述螺杆朝向所述卡环外侧的一端设有旋转部,转动所述旋转部以带动所述卡持部沿所述卡环的径向移动。

13、可选地,各所述螺杆上设有沿所述螺杆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所述卡环上对应设置有标尺,用以标识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卡环内侧的长度。

14、可选地,所述活动卡爪设有至少三个,三个所述活动卡爪沿所述卡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15、可选地,所述垂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垂杆沿所述卡环的周向设置,各所述垂杆与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卡环连接;

16、所述垂直传感器对应所述垂杆设有多个。

17、可选地,所述垂杆上设有多个延上下方向分布的多个卡接槽,各所述卡环对应连接所述垂杆的位置设有沿所述卡环轴向贯通的连接孔,所述垂杆穿过所述连接孔设置,各所述卡环对应所述连接孔的位置设有可活动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限位。

18、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设有至少三个,三个所述卡环的其中两个用以夹持两个管桩其中之一,三个所述卡环的其中另一用以夹持两个管桩其中另一,所述垂杆依次与三个所述卡环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传感器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垂直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卡环之间。

19、可选地,各所述卡环包括两个卡环段,两个所述卡环段一端通过铰链结构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止结构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桩对接装置包括垂杆、夹持装置和垂直传感器,所述垂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分布在所述垂杆上的至少两个夹持组件,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在所述垂杆上沿上下方向可活动设置的卡环,且多个所述卡环同轴设置,各所述卡环用于套设在管桩的外侧,以分别卡接沿上下方向对接的两个管桩;所述垂直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垂杆上,所述垂直传感器设有至少一个且位于两个所述卡环之间。通过所述垂直传感器判断所述垂杆的垂直度并使所述垂杆始终保持在垂直水平面状态,将两个所述卡环分别夹持在需要对接的两个管桩后,再控制位于上侧的所述卡环向下移动以实现对接工作,在对接过程中,由于所述垂杆始终保持垂直状态,进一步保证两个管桩的垂直度和同轴度,大大提高对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多个活动卡爪,多个所述活动卡爪沿所述卡环周向分布且沿所述卡环的径向可活动设置,多个所述活动卡爪用于抵接在管桩的侧壁上以使所述管桩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卡爪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杆,所述卡环的周侧分布有多个沿其径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设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螺杆朝向所述卡环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卡持部活动连接,所述螺杆朝向所述卡环外侧的一端设有旋转部,转动所述旋转部以带动所述卡持部沿所述卡环的径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螺杆上设有沿所述螺杆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所述卡环上对应设置有标尺,用以标识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卡环内侧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爪设有至少三个,三个所述活动卡爪沿所述卡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垂杆沿所述卡环的周向设置,各所述垂杆与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卡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杆上设有多个延上下方向分布的多个卡接槽,各所述卡环对应连接所述垂杆的位置设有沿所述卡环轴向贯通的连接孔,所述垂杆穿过所述连接孔设置,各所述卡环对应所述连接孔的位置设有可活动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限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设有至少三个,三个所述卡环的其中两个用以夹持两个管桩其中之一,三个所述卡环的其中另一用以夹持两个管桩其中另一,所述垂杆依次与三个所述卡环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传感器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垂直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卡环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环包括两个卡环段,两个所述卡环段一端通过铰链结构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止结构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管桩对接装置,涉及管桩对接技术领域。管桩对接装置包括夹持装置、垂杆和垂直传感器,垂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夹持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分布在垂杆上的至少两个夹持组件,各夹持组件均包括在垂杆上沿上下方向可活动设置的卡环,且多个卡环同轴设置,各卡环用于套设在管桩的外侧,以分别卡接沿上下方向对接的两个管桩;垂直传感器安装在垂杆上,且位于两个卡环之间,用于感应垂杆的垂直度。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两个卡环分别对应卡接在两个管桩上,保证管桩的同轴度,落桩过程中通过垂直传感器判断连杆的倾斜程度,从而及时做出调整,使上侧管桩落桩后既可以保证与下侧管桩对齐,又可以保证管桩的垂直度。

技术研发人员:安鹏,孙引浩,吕天文,王文炜,沈胜强,张春雷,吕兵荣,文江,豆少科,王鑫桥,严少峰,牟登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