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1452发布日期:2023-12-29 21:5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堤坝是指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防工程示意图。堤坝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种重要防洪工程。筑堤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河堤约朿洪水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流的水深增加、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泄洪排沙。堤防还可以抵挡风浪及抗御海潮。防洪堤坝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防洪底板能否达到防洪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否能够起到抵御洪水的功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好防洪堤坝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是水利主管部门应尽的职责。同时,防洪堤坝能够改善区域内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增加地表径流,改善区域小气候,对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也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防洪堤坝主要功能是保障在洪水期能够有效抵御洪水,保障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与正常生产生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传统堤坝防护手段,寿命短,每年需要大量的维护费用,且还会有蚂蚁昆虫对堤坝造成破坏,使堤坝的寿命缩短,且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测。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该大坝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在堤坝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分层,分别为混泥土层、蜂窝层和防滑板,通过混泥土层在最底部与地面相连接,可以有效的支撑起顶部几层的重量,使基层更加牢固,且混泥土层顶部的蜂窝层通过设置有蜂窝状,中部的多个漏孔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流的冲击力,使装置可以更加牢固,且在最外层设置有防滑板,防滑板的表面也设置有多个漏孔,同样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力,且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有人滑落,造成意外,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堤坝主体,所述堤坝主体的前侧面固定设置有混泥土层,所述堤坝主体的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延长坡,所述延长坡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下水道,所述混泥土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蜂窝层,所述蜂窝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滑板。

3、进一步地,所述混泥土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固钢管穿过混泥土层打入地面内部,每个所述加固钢管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每个所述加固钢管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漏气孔,每个所述漏气孔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钢丝网,每个所述加固钢管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加固钢头,每个所述加固钢头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防滑钢筋,每个所述加固钢管的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螺纹孔;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钢管可以对整个防护主体进行加固,使其更加稳定。

5、进一步地,所述堤坝主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钢柱;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钢柱可以提高整个堤坝主体的稳定性。

7、进一步地,所述下水道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挡板;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挡住水流。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红外线检测仪,每个所述红外线检测仪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红外线探头;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探头可以检测有无人员过线,过线后会及时做出警报。

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加固钢管均由连接钢管相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管可以将多个加固钢管连接的更加稳定。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钢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钢柱头;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柱头可以提高钢管的深度,使其更容易深扎。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该大坝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在堤坝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分层,分别为混泥土层、蜂窝层和防滑板,通过混泥土层在最底部与地面相连接,可以有效的支撑起顶部几层的重量,使基层更加牢固,且混泥土层顶部的蜂窝层通过设置有蜂窝状,中部的多个漏孔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流的冲击力,使装置可以更加牢固,且在最外层设置有防滑板,防滑板的表面也设置有多个漏孔,同样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力,且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有人滑落,造成意外,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17、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该大坝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在混泥土层、蜂窝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固钢管,且每个加固钢管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每个加固钢管均通过螺纹孔相互连接,形成一侧钢管网,且每个加固钢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加固钢头,每个加固钢头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钢筋,通过防滑钢筋的设计,可以提高加固钢管的摩擦力,使其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提高整个防护结构的稳定性。

18、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该大坝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在每个加固刚管的顶部都设置了进料口,且每个加固钢管的两侧都设置了漏气孔并由钢丝网将其风口,使杂质不会进入钢管,由工作人员将驱赶蚂蚁昆虫的药剂倒入进钢管的内部,使蚂蚁昆虫不会主动向内部挖洞,导致防护装置被蚂蚁昆虫破坏掉,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的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堤坝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主体(1)的前侧面固定设置有混泥土层(2),所述堤坝主体(1)的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延长坡(9),所述延长坡(9)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下水道(7),所述混泥土层(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蜂窝层(3),所述蜂窝层(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滑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泥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固钢管(16)穿过混泥土层(2)打入地面内部,每个所述加固钢管(16)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进料口(12),每个所述加固钢管(16)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漏气孔(14),每个所述漏气孔(14)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钢丝网(13),每个所述加固钢管(16)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加固钢头(18),每个所述加固钢头(18)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防滑钢筋(15),每个所述加固钢管(16)的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螺纹孔(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主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钢柱(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7)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挡板(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红外线检测仪(6),每个所述红外线检测仪(6)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红外线探头(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固钢管(16)均由连接钢管(17)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柱(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钢柱头(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坝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堤坝主体,所述堤坝主体的前侧面固定设置有混泥土层,所述堤坝主体的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延长坡。本技术中,该大坝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在堤坝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分层,分别为混泥土层、蜂窝层和防滑板,通过混泥土层在最底部与地面相连接,可以有效的支撑起顶部几层的重量,使基层更加牢固,且混泥土层顶部的蜂窝层通过设置有蜂窝状,中部的多个漏孔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流的冲击力,使装置可以更加牢固,且在最外层设置有防滑板,防滑板的表面也设置有多个漏孔,同样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力,且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有人滑落,造成意外,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金,曾巍巍,薛毅,范晓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大京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