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9862发布日期:2023-10-28 19:3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桩基础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旋挖灌注桩施工,入岩段侧壁泥皮厚度直接影响着工程桩(尤其是抗拔桩)的质量,目前现场施工通过在旋挖机钻头上焊接钢刷对侧壁泥皮进行清理,但是在清理完成后,无法直接检测侧壁泥皮是否清理干净,如若泥皮过厚可能会对抗拔桩量存在很大隐患,加重因侧壁泥皮较厚所引起的工程桩质量问题,降低工程桩成桩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旨在改善无法直接检测侧壁泥皮是否清理干净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包括

4、刮蹭件,所述刮蹭件为中空结构;

5、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支撑环件、支撑杆件和副支撑环件,所述主支撑环件设置于所述刮蹭件内表面,所述副支撑环件设置于所述刮蹭件内表面,所述支撑杆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环件与所述副支撑环件之间,所述支撑杆件设置于所述刮蹭件的转角处;

6、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刻度绳件和连接绳件,所述刻度绳件设置于所述刮蹭件的上方,所述连接绳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环件的上端,所述连接绳件与所述刻度绳件连接。

7、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刮蹭件的上方设置有转轮件,所述转轮件的圆周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刻度绳件设置于所述收纳槽内。

8、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转轮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件。

9、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绳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环件边的中心位置。

10、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刮蹭件的表面设置有贴合件。

11、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刮蹭件设置为塔型结构。

12、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支撑环件的外径小于所述刮蹭件最大处内径。

13、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副支撑环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刮蹭件最小处内径。

14、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件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副支撑环件内外径之差。

15、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支撑环件的内径大于所述刻度绳件的直径。

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7、1、在旋挖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无法直接检查入岩段侧壁内泥皮的厚度,此时可以通过将本装置中的刮蹭件放置于入岩段内后,再上下拉动刮蹭件,即可检查侧壁泥皮是否清理干净,本装置操作简单,仅需一位操作者即可完成检测。

18、2、本装置通过钢筋进行简易的焊接组合组合,达到检测工程桩侧壁泥皮情况,通过简易的焊接组合,即可完成检测作业,本装置使用成本较低,使用难度较低,且结实耐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蹭件(30)的上方设置有转轮件(10),所述转轮件(10)的圆周表面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刻度绳件(20)设置于所述收纳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件(10)的一端设置有把手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件(21)设置于所述主支撑环件(22)边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蹭件(30)的表面设置有贴合件(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蹭件(30)设置为塔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环件(22)的外径小于所述刮蹭件(30)最大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环件(33)的外径大于所述刮蹭件(30)最小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32)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副支撑环件(33)内外径之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环件(22)的内径大于所述刻度绳件(20)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属于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该入岩段侧壁泥皮检测装置包括刮蹭件、支撑机构和拉伸机构。在对入岩段侧壁的泥皮进行刮蹭时,可以先将刮蹭件投至入岩段内,之后通过转动把手件,从而带动拉伸机构进行运动,进而使得刮蹭件此时能够进行升降,由于刮蹭件与侧壁贴合,通过刮蹭件的升降即可对侧壁的泥皮进行清理,且通过刮蹭件的上下运动也可以对侧壁进行检测,查看是否有泥皮的残留,通过对侧壁泥皮的刮蹭,可有效降低因入岩段侧壁泥皮过厚所引起的工程桩质量问题,提高工程桩成桩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谭行,周林辉,段志海,周旺高,李恩智,彭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