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7614发布日期:2023-07-18 17:5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是一种中立柱成孔时的护壁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铁正在逐步成为替代城市路面公共交通运输的最佳选择,但在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了地表城市既有运营设施的限制。现如今较为主流的地铁车站建造方法为分幅盖挖逆做法车站,中立柱、围护桩施工成为了影响整个站点后续区间贯通、层板搭接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承担地铁站台主要荷载的中立柱,其直径往往能达到2米上下、长度普遍在30米以上,基坑下方的地质条件不同,有的中立柱下方一部分是软土,一部分为偏岩;当中立柱孔施工时,中立柱成孔投影面下的交界面会使钻头向径向约束较弱一侧偏斜,尤其交界面往出现在桩身中部以上,甚至桩深1/3以上位置,一旦发生偏斜钻头将会沿着该偏角逐步累计延伸且极不易修正。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中立柱钻孔土层较深的两侧钻孔灌注成护壁桩,护壁桩为直径800mm的素混凝土桩,插入岩石层0.5m,成孔后灌注c20早强混凝土,灌注至护筒底标高以上0.5m的位置。但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护壁桩的凝固需要较长时间,施工工期较慢;2.地下岩层侵蚀严重、溶洞广泛分布底层浇筑材料极易跑浆难以成柱;3.施工后,混凝土护壁桩仍需要二次掘进、二次排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包括设置在中立柱钻孔外圆边缘的护壁桩孔,护壁桩孔内设置厚壁钢管,所述厚壁钢管间设置连接结构;厚壁钢管与护壁桩孔的间隙内设置土工袋及填筑材料,一个或多个土工袋内设置振动杆;多个所述厚壁钢管形成弧形设置在偏岩对侧的软土上;中立柱钻孔的上部设置护筒;相邻的护壁桩孔间具有重合部,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重合部;位于重合部的土工袋内设置抽砂管,所述抽砂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及喷嘴。

2、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厚壁钢管外侧的挂钩,相邻的厚壁钢管的挂钩位置对应,两个挂钩间套装连接环。

3、所述振动杆与设置在中立柱钻孔外的驱动装置连接。

4、所述厚壁钢管的顶端与护筒的下端深度相同。

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采用了厚壁钢管作为支撑材料,因此,施工快捷,垂直度得到保证;2.采用了抽砂技术拆除辅助设置,因此,拆除便捷;3.有效避免了地下构件相互锁紧、钩连诱发的安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中立柱钻孔外圆边缘的护壁桩孔,护壁桩孔内设置厚壁钢管,厚壁钢管与中立柱钻孔的边缘相切;所述厚壁钢管间设置连接结构;厚壁钢管与护壁桩孔的间隙内设置土工袋及填筑材料,一个或多个土工袋内设置振动杆;多个所述厚壁钢管形成弧形设置在偏岩对侧的软土上;中立柱钻孔的上部设置护筒;相邻的护壁桩孔间具有重合部,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重合部;位于重合部的土工袋内设置抽砂管,所述抽砂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及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厚壁钢管外侧的挂钩,相邻的厚壁钢管的挂钩位置对应,两个挂钩间套装连接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杆与设置在中立柱钻孔外的驱动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钢管的顶端与护筒的下端深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回收地铁中立柱成孔护壁结构,包括设置在中立柱钻孔外圆边缘的护壁桩孔,护壁桩孔内设置厚壁钢管,所述厚壁钢管间设置连接结构;厚壁钢管与护壁桩孔的间隙内设置土工袋及填筑材料,一个或多个土工袋内设置振动杆;多个所述厚壁钢管形成弧形设置在偏岩对侧的软土上;中立柱钻孔的上部设置护筒;相邻的护壁桩孔间具有重合部,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重合部;位于重合部的土工袋内设置抽砂管,所述抽砂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及喷嘴。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采用了厚壁钢管作为支撑材料,因此,施工快捷,垂直度得到保证;2.采用了抽砂技术拆除辅助设置,因此,拆除便捷;3.有效避免了地下构件相互锁紧、钩连诱发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忠亮,戴武奎,杨建军,丁立岩,张健,车金泽,张洪洋,何佳,李昆,蔡亮,郑伟,胡令洋,侯明智,贾文斌,郭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