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9939发布日期:2023-09-02 15:1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全球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雨水资源是城市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实现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质型缺水等目标,国内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实现对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目标十分重要。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为实现雨水资源水循环利用需要对雨水进行截污净化处理,其中生物滞留设施是实现水循环利用最高效的生态处理设施。

2、生物滞留设施一般是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的吸附、降解作用,实现蓄渗、净化雨水的生态处理设施。但是,目前传统的生物滞留设施在工艺设计和填料选择上存在不足,例如存在对径流雨水污染物削减性能不稳定、净化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同时,使用市政给水用于生物滞留设施第三连接管反冲洗和溢流井沉泥室冲洗,不利于雨水资源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滞留设施径流雨水污染物削减性能不稳定、净化处理效果不佳、雨水资源循环利用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能够提高生物滞留设施径流雨水污染物削减性能的稳定性,净化处理效果良好,雨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包括:卵石接触层、树皮覆盖层、砂石接触层、砾石排水层,所述卵石接触层位于所述树皮覆盖层的上方,所述树皮覆盖层位于所述砂石接触层的上方,所述砾石排水层位于所述砂石接触层的下方;溢流井,所述溢流井从上往下依次贯穿所述卵石接触层、所述树皮覆盖层、所述砂石接触层、所述砾石排水层;第一存储罐,所述第一存储罐与所述溢流井相连通,所述第一存储罐设置在所述树皮覆盖层上;第二存储罐,所述第二存储罐与所述溢流井相连通,所述第二存储罐位于所述砾石排水层的内部。

3、由此,通过卵石接触层、砂石接触层以及砾石排水层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过滤处理,使得雨水中的有害物质被清除,砾石排水层还能够确保渗滤的雨水及时排出,使得雨水可以通过第三连接管流入到溢流井内;采用多层次、多梯级结构设计,卵石接触层、砂石接触层、砾石排水层三级结构体系相对稳定,不会因雨水冲刷破坏结构;同时,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于一体的复合生态处理系统截污净化功能,通过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的设计,能够对雨水进行合理的调蓄,有利于节省水资源。

4、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上且位于所述砾石排水层的内部设置有三通接口,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一接口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二接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三接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存储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存储罐相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树皮覆盖层和所述砂石接触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填介质土层、第一透水土工布层,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层位于所述第一换填介质土层的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砂石接触层和砾石排水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换填介质土层、第二透水土工布层,所述第二透水土工布层位于所述第二换填介质土层的下方。由此,第一换填介质土层和第二换填介质土层能够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过滤处理,第一透水土工布层可以确保第一换填介质土层不会发生水土流失,第二透水土工布层可以确保第二换填介质土层不会发生水土流失。

7、进一步地,所述卵石接触层的上方设置有超高滞留层,所述砾石排水层的下方设置有防渗膜层。由此,超高滞留层能够积存雨水,使得雨水能够依次通过卵石接触层、树皮覆盖层、第一换填介质土层、第一透水土工布层、砂石接触层、第二换填介质土层、第二透水土工布层和砾石排水层流入到溢流井内,并最终通过第一连接管流入到第一存储罐内进行收集、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入到第二存储罐内进行收集;防渗膜层能够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管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位于所述砾石排水层内,所述竖直段依次穿过所述砾石排水层、所述第二透水土工布层、所述第二换填介质土层、所述砂石接触层、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层、所述第一换填介质土层、所述树皮覆盖层、所述卵石接触层、所述超高滞留层。

9、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段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竖直段的顶部设置有反冲洗口。由此,反冲洗口可以防止第三连接管发生堵塞,避免因外界的杂质通过反冲洗口而造成第三连接管发生堵塞,进而影响到整个净化调蓄系统的运行。

10、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所述第一存储罐位于所述溢流式雨水口的一侧,所述溢流井的底部设置有沉泥室。

11、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所述第一存储罐位于所述溢流式雨水口的一侧,所述溢流井的底部设置有沉泥室。由此,溢流式雨水口能够将超标的雨水直接流入到溢流井内,确保在超大降雨过程中,道路雨水能够及时排出,确保道路上不会积水过多;第二存储罐收集经净化、过滤处理后的雨水能够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第一存储罐收集经净化、过滤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第三连接管反冲洗和溢流井沉泥室冲洗。

12、进一步地,所述树皮覆盖层为杉树皮。由此,树皮覆盖层具有一定的保水和净化、过滤功能,杉树皮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且气味适中。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多梯级结构设计,卵石接触层、砂石接触层和砾石排水层三级结构体系相对稳定,不会因雨水冲刷破坏结构,同时,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于一体的复合生态处理系统截污净化功能,应用范围较广包括小区、道路、广场等。

15、2、本实用新型溢流井设置三通接口,分别与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雨水排水管连接。在降雨期间第一存储罐收集经截污净化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第三连接管反冲洗和溢流井沉泥室冲洗,第二存储罐收集经截污净化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有利于节省水资源。

16、3、本实用新型树皮覆盖层采用杉树皮,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且气味适中。换填介质土配比中采用陶瓷粉代替细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吸附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13)上且位于所述砾石排水层(7)的内部设置有三通接口,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一接口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2),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二接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4),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三接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5),所述第一连接管(14)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存储罐(11)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5)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存储罐(17)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皮覆盖层(3)和所述砂石接触层(6)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填介质土层(4)、第一透水土工布层(5),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层(5)位于所述第一换填介质土层(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接触层(6)和砾石排水层(7)之间设置有第二换填介质土层(401)、第二透水土工布层(501),所述第二透水土工布层(501)位于所述第二换填介质土层(40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接触层(2)的上方设置有超高滞留层(1),所述砾石排水层(7)的下方设置有防渗膜层(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2)包括水平段(121)和竖直段(122),所述水平段(121)位于所述砾石排水层(7)内,所述竖直段(122)依次穿过所述砾石排水层(7)、所述第二透水土工布层(501)、所述第二换填介质土层(401)、所述砂石接触层(6)、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层(5)、所述第一换填介质土层(4)、所述树皮覆盖层(3)、所述卵石接触层(2)、所述超高滞留层(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121)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竖直段(122)的顶部设置有反冲洗口(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13)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9),所述第一存储罐(11)位于所述溢流式雨水口(9)的一侧,所述溢流井(13)的底部设置有沉泥室(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皮覆盖层(3)为杉树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净化调蓄系统,包括:卵石接触层、树皮覆盖层、砂石接触层、砾石排水层,树皮覆盖层位于砂石接触层的上方,砾石排水层位于砂石接触层的下方;溢流井,溢流井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卵石接触层、树皮覆盖层、砂石接触层、砾石排水层;第一存储罐,第一存储罐与溢流井相连通,第一存储罐设置在树皮覆盖层上;第二存储罐,第二存储罐与溢流井相连通,第二存储罐位于砾石排水层的内部。本技术采用多层次、多梯级结构设计,卵石接触层、砂石接触层、砾石排水层三级结构体系相对稳定,不会因雨水冲刷破坏结构,同时,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于一体的复合生态处理系统截污净化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伟,黄海鲲,李法善,程荣军,朱晓金,赵敏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维建研(江苏)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