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8715发布日期:2023-07-18 21:0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公开了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


背景技术:

1、在房建工程中,为确保基坑安全,同时满足现场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需求,须尽快进行基坑回填,传统做法通常采用砌筑砌体保护墙的做法进行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圈封闭,然后进行防水施工,最后进行回填施工。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砌体保护墙工序复杂,施工周期较长,且常因水平抗压强度不足,在地下室外墙回填过程水平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开裂、倒塌的情况,致使防水层遭到破坏,影响地下室外墙防水质量,存在返工现象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

2、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包括后浇带以及在后浇带外侧的预制板保护墙,所述预制板保护墙是由若干块预制板连接而成,所述预制板内预埋有钢筋吊环,所述钢筋吊环延伸至后浇带中,将预制板与后浇带固定连接。

3、进一步,所述预制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预留契口和下预留契口,预制板一的下预留契口与预制板二的上预留契口无缝拼接。

4、进一步,所述上预留契口和所述下预留契口为直角阶梯形状,且直角阶梯的宽度和高度均为预制板厚度的一半。

5、进一步,所述预制板的横截面为梯形。

6、进一步,所述预制板每块预埋有两个“几”字形钢筋吊环,所述钢筋吊环延伸到预制板外部,且延伸出预制板的长度不小于100mm。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前述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施工准备,主要对后浇带外墙与预制板接缝处做防水加强处理,并对预制装配式保护墙的位置进行定位弹线;

9、s2:预制板模块化设计,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中地下室层数、层高和后浇带类型、宽度及分布情况,利用cad及bim三维模型技术,对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进行模块化设计,确定每块预制板的尺寸,具体包括预制板的宽度、高度、厚度以及预制板上、下预留契口的宽度和高度;

10、s3:预制板加工制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s3-1:模板支设,根据地下室外墙高度及预制板尺寸,统计外墙后浇带需要的预制板标准板块数与异形板尺寸,统一制作试模;

12、s3-2:钢筋绑扎,预制板配筋设计为单层双向c8@100钢筋网片,在回填深度超过10m的地下室设置c10/12@100的钢筋网片以增强装配式保护墙板侧向抗压强度;预制板最外边一排钢筋距离模板边不超过50mm,钢筋绑扎完成后底部应设置钢筋垫块以控制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钢筋网片满扎;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双层钢筋网片间设置规格不小于c10的“几”字形钢筋吊环两个,钢筋吊环支脚勾入单层钢筋网下部绑扎牢固,钢筋吊环延伸出预制板的长度不小于100mm,以便吊装以及与外墙后浇带固定连接;

13、s3-3:混凝土浇筑,预制板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30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需振捣密实,单块预制板须一次浇筑成型、不得分次浇筑;

14、s4:预制板吊装、加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进行预制板吊装,先将预制板吊运至安装位置,并对预制板位置进行校正,使预制板中心与后浇带中心在同一中轴线上;再将预制板钢筋吊环与外墙后浇带主筋绑扎或焊接固定,相邻预制板拼接的预留契口处用水泥砂浆填缝处理,如此循环直至所有预制板吊装、加固完成;

15、s5:拼缝处找平处理,当后浇带装配式保护墙吊装、加固完成后,对保护墙板不平整部位进行打磨处理,同时采用防水砂浆对预制板间缝隙以及保护墙板与剪力墙间缝隙进行填塞密实、抹平,以保证后续防水层施工质量;

16、s6:地下室防水层、保温保护层施工,在基层已处理完毕满足防水施工条件时,先按照规范图集要求在保护墙与地下室外墙搭接处以及预制板之间的接缝处增加附加防水层,附加层总宽度不小于500mm,拼缝处每侧附加宽度不小于250mm,再按照图纸防水设计做法大面积施工防水卷材;防水层验收合格后,按照设计图纸做法进行保温层及保护层施工;

17、s7:地下室外墙回填: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地下室外墙回填施工作业,回填施工过程中应对预制板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出现断裂须及时进行顶撑加固;

18、s8: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9、进一步,步骤s3-1所述预制板与外墙接触两边为45°导角。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用混凝土预制板装配式拼装的保护墙代替砖砌墙体作为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的封闭保护,利用cad及bim三维技术对预制板进行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加工制作,若干块独立的预制板从地下室底部到顶部一次性灵活拼装形成一面保护墙,不受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高度影响,施工工序简单、便捷灵活,可加快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封闭速度,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保证基坑安全。

22、(2)预制板保护墙应用胎模原理,通过预埋钢筋吊环,使其与后浇带处剪力墙钢筋能够稳固连接,特别是后期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预制板保护墙与剪力墙牢固拉结形成一个整体,可有效提高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防水质量,促进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进步。

23、(3)预制板与外墙接触两边设计为45°导角,省去后期施作阴阳角圆角的工序,加快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整体施工进度。

24、(4)根据预制板深化设计后的参数集中标准化生产,便于场地布置,同时预制板可利用现场混凝土余料、砌体余料、钢筋余料等制作,减少了砖砌体等一次性材料投入,提高了现场材料的二次利用率。另外该施工方法减少了现场砂浆搅拌、砖砌等湿作业,符合当前节材环保、绿色施工的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包括后浇带(1),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浇带(1)外侧的预制板保护墙(2),所述预制板保护墙(2)是由若干块预制板(3)连接而成,所述预制板(3)内预埋有钢筋吊环(6),所述钢筋吊环(6)延伸至后浇带(1)中,将预制板(3)与后浇带(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预留契口(4)和下预留契口(5),预制板一(301)的下预留契口(5)与预制板二(302)的上预留契口(4)无缝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留契口(4)和所述下预留契口(5)为直角阶梯形状,且直角阶梯的宽度和高度均为预制板厚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3)的横截面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3)每块左右对称预埋有两个“几”字形钢筋吊环(6),所述钢筋吊环(6)延伸到预制板(3)外部,且延伸出预制板的长度不小于1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浇带预制装配式保护墙,包括后浇带以及在后浇带外侧的预制板保护墙,所述预制板保护墙是由若干块预制板连接而成,所述预制板内预埋有钢筋吊环,所述钢筋吊环延伸至后浇带中,将预制板与后浇带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混凝土预制板装配式拼装的保护墙代替砖砌墙体作为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的封闭保护,利用CAD及BIM三维技术对预制板进行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加工制作,若干块独立的预制板可以灵活拼装形成一面保护墙,工序简单,施工便捷灵活,可不受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高度影响,加快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封闭速度,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保证基坑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翟然然,袁金,阳旭,张林飞,宋诗银,邱鑫,胡金欢,卢正雄,汤永红,肖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