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9178发布日期:2023-06-29 16:3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通过相邻混凝土排桩间部分圆周相嵌,并于后序次相间施工的桩内署入钢筋笼,使之形成具有良好防渗作用的整体连续防水、挡土围护结构。

2、现有的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申请号:cn201821529758.4)该装置通过油缸推动移动臂伸长并伸入锁盘内,当移动臂的端部伸入到锁盘内时,首先抵触到卡钩的钩部,并对卡钩施加向外的力,从而推动卡钩向外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卡钩向外张开,便于移动臂的伸入,当移动臂上的卡环与卡钩对齐时,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卡钩朝向卡环转动并卡入卡环内,实现卡紧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得结构更牢固稳定,提高安全性。但是现有的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上述装置在使用中需要采用多个油缸进行操作,这使得使用成本提高,且该装置需要很强的协调性,操作难度大,因此涉及到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用于现有的建筑领域中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装置在使用中需要采用多个油缸进行操作,这使得使用成本提高,且该装置需要很强的协调性,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基土和咬合桩主体,所述基土上固定装配有操作块,操作块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腔,操作块的侧面均设置有牵引槽,牵引槽与转动腔进行连通,操作块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操作电机,操作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传动丝杆,传动丝杆活动贯穿操作块到转动腔中进行转动,传动丝杆上螺纹装配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上固定装配有多个牵引块,牵引块对应与牵引槽进行活动装配,多个牵引块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限位框。

3、优选的,所述基土上固定装配有多个咬合桩主体,每一个咬合桩主体上均设置有两个半圆槽,咬合桩主体上对称设置有卡槽,卡槽位于其中一个半圆槽的两侧,咬合桩主体上对称固定装配有卡块,卡块位于另一个半圆槽的两侧。

4、优选的,所述基土上的其中一个咬合桩主体上的卡槽与另一个咬合桩主体上的卡块对应进行卡接时,两个半圆槽相互靠近,形成圆状,形成圆状的两个半圆槽上装配有钢筋笼,钢筋笼上浇筑有混凝土。

5、优选的,所述限位框位于咬合桩主体的内侧,且限位框与咬合桩主体的内壁进行贴合。

6、优选的,所述咬合桩主体上均固定装配有l形支撑架,限位框对应与卡槽进行卡合。

7、优选的,所述限位框上螺纹装配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一端与咬合桩主体进行螺纹装配。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9、本实用新型将咬合桩主体埋入到基土上,将咬合桩主体上的卡槽与另一咬合桩主体上的卡块进行卡接,使得两个半圆槽形成圆状,往圆状的半圆槽中放入钢筋笼,在对钢筋笼进行浇筑水泥,使得咬合桩主体之间的稳固性增加,启动操作电机,使得传动丝杆在螺纹套筒中转动,让牵引块在牵引槽上进行移动,方便对牵引块上的限位框进行调节,使得限位框与l形支撑架进行卡合,在通过在限位框上安装紧固螺栓,使得紧固螺栓将限位框与咬合桩主体进行固定,减少气缸的使用数量,减少使用成本,便于装置进行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土(10)和咬合桩主体(11),所述基土(10)上固定装配有操作块(20),操作块(2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腔(40),操作块(20)的侧面均设置有牵引槽(41),牵引槽(41)与转动腔(40)进行连通,操作块(20)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操作电机(21),操作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传动丝杆(42),传动丝杆(42)活动贯穿操作块(20)到转动腔(40)中进行转动,传动丝杆(42)上螺纹装配有螺纹套筒(43),螺纹套筒(43)上固定装配有多个牵引块(22),牵引块(22)对应与牵引槽(41)进行活动装配,多个牵引块(22)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限位框(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土(10)上固定装配有多个咬合桩主体(11),每一个咬合桩主体(11)上均设置有两个半圆槽(12),咬合桩主体(11)上对称设置有卡槽(32),卡槽(32)位于其中一个半圆槽(12)的两侧,咬合桩主体(11)上对称固定装配有卡块(33),卡块(33)位于另一个半圆槽(1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土(10)上的其中一个咬合桩主体(11)上的卡槽(32)与另一个咬合桩主体(11)上的卡块(33)对应进行卡接时,两个半圆槽(12)相互靠近,形成圆状,形成圆状的两个半圆槽(12)上装配有钢筋笼(13),钢筋笼(13)上浇筑有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23)位于咬合桩主体(11)的内侧,且限位框(23)与咬合桩主体(11)的内壁进行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主体(11)上均固定装配有l形支撑架(31),限位框(23)对应与卡槽(32)进行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23)上螺纹装配有紧固螺栓(30),紧固螺栓(30)的一端与咬合桩主体(11)进行螺纹装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基土和咬合桩主体,所述基土上固定装配有操作电机,操作电机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腔,操作电机的侧面均设置有牵引槽,操作块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操作电机,操作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螺纹装配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上固定装配有多个牵引块,牵引块对应与牵引槽进行活动装配,多个牵引块的一端固定装配有限位框,上述一种部分咬合桩与灌浆止水深基坑围护结构通过限位框和操作电机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使用中需要采用多个油缸进行操作,这使得使用成本提高,且该装置需要很强的协调性,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韦佑科,吕连盛,张正芬,吕宜霏,张鸿胜,卞宏菊,袁梦珂,吕加强,李长恩,刘兆洋,吴华,曹保亚,郑伟,毛建华,尚文培,贾昀,陈营营,朱晓丹,刘红楠,焦刘霞,温婷婷,秦艳,葛震,黄香玲,黄宪忠,司春霞,李瑞,梁丹,杨宏颖,王炎,李新超,王媛媛,赵士铭,赵振宇,田国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