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0803发布日期:2023-09-08 01:5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水利项目的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单一、稳定性差、引水困难,为提高引水效率,增强引水建筑物对地形的适应性,缓解现引水困难的窘迫现状,现有技术中,河坝缺水中,存在冲击侵蚀等问题,取水廊道还会存在泥沙较多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解决水流中推移质的沉积,悬移质的沉淀以及取水不方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包括溢流坝、上游防渗铺盖、下游海漫、取水廊道、钢栏栅、溢流坝齿墙、锚筋桩、冲砂管、冲沙闸、排水渠、取水闸、河堤;溢流坝上游河道底部设置有上游防渗铺盖;溢流坝下游设置有下游海漫;溢流坝为拱坝结构设置;溢流坝顶部设置有取水廊道;取水廊道上间隔设置有钢栏栅;取水廊道另一端与排水渠链接;排水渠与取水廊道连接处设置有取水闸;溢流坝两侧的河道设置有河堤;钢栏栅通过转轴链接设置在取水廊道顶部;钢栏栅前端设置有固定钢栏栅。

4、进一步,所述取水廊道内前部设置有缓冲壁;缓冲壁为弧形结构设置。

5、进一步,所述取水廊道底部设置有滤板支架;滤板支架上设置有滤板;滤板内设置有多层透水结构;取水廊道底部设置有弧形底槽。

6、进一步,所述溢流坝底部设置有溢流坝齿墙;溢流坝齿墙为倒梯形结构设置在溢流坝底部两侧。

7、进一步,所述溢流坝底部插入设置有锚筋桩;锚筋桩均匀分布设置在溢流坝底部。

8、进一步,所述溢流坝内部设置有冲砂管;冲砂管上设置有冲沙闸。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0、1.溢流坝上游河道底部设置有上游防渗铺盖;溢流坝下游设置有下游海漫;溢流坝为拱坝结构设置;溢流坝顶部设置有取水廊道;取水廊道上间隔设置有钢栏栅;取水廊道另一端与排水渠链接;排水渠与取水廊道连接处设置有取水闸;溢流坝两侧的河道设置有河堤;钢栏栅通过转轴链接设置在取水廊道顶部;钢栏栅前端设置有固定钢栏栅,能够实现河道多为冲洪积层,渗漏量大,蓄水难,而本发明在溢流坝前设有防渗铺盖,可以延长渗径,降低渗漏量;2、通过设置溢流坝可以有效拦截大部分推移质,使推移质沉积在坝前;3、本发明的取水廊道上部设有带轴承的滚动钢栏栅,当部分推移质翻越溢流坝时,将不再发生卡住现象,顺利通过溢流坝进入下游河道;4、溢流坝与下游海漫无缝衔接,可以有效消能,避免冲刷河道;5、溢流坝左右两侧设有冲沙闸,当坝前泥沙淤积较多时,打开冲沙闸进行排沙输沙;6、溢流坝底部的上下游处设有齿墙,可以有效提高溢流坝的稳定性;7、为进一步加强溢流坝的稳定性,在齿墙处设置有3c25钢筋桩,采用间设置的钢栏栅保证取水量的同时,减小主河道的流量影响,采用翻转结构设置的钢栏栅方便开启钢栏栅,防止钢栏栅堵塞。

11、2.所述取水廊道内前部设置有缓冲壁;缓冲壁为弧形结构设置,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缓冲壁,减小取水取水廊道侧边的水流冲击,提高取水廊道的耐久性。

12、3.所述取水廊道底部设置有滤板支架;滤板支架上设置有滤板;滤板内设置有多层透水结构;取水廊道底部设置有弧形底槽,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滤板过滤水中的大部分杂质以及淤泥,提高取水质量;采用弧形底槽防止淤泥堆积。

13、4.所述溢流坝底部设置有溢流坝齿墙;溢流坝齿墙为倒梯形结构设置在溢流坝底部两侧,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溢流坝齿墙提高溢流坝的稳定性,提高蓄水能力。

14、5.所述溢流坝底部插入设置有锚筋桩;锚筋桩均匀分布设置在溢流坝底部,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锚筋桩提高了溢流坝的稳定性。

15、6.所述溢流坝内部设置有冲砂管;冲砂管上设置有冲沙闸,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冲砂管和冲沙闸能够定期对溢流坝内的淤泥进行排空。



技术特征:

1.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流坝(1)、上游防渗铺盖(2)、下游海漫(3)、取水廊道(4)、钢栏栅(5)、溢流坝齿墙(6)、锚筋桩(7)、冲砂管(8)、冲沙闸(9)、排水渠(10)、取水闸(11)、河堤(12);溢流坝(1)上游河道底部设置有上游防渗铺盖(2);溢流坝(1)下游设置有下游海漫(3);溢流坝(1)为拱坝结构设置;溢流坝(1)顶部设置有取水廊道(4);取水廊道(4)上间隔设置有钢栏栅(5);取水廊道(4)另一端与排水渠(10)链接;排水渠与取水廊道(4)连接处设置有取水闸(11);溢流坝(1)两侧的河道设置有河堤(12);钢栏栅(5)通过转轴(13)链接设置在取水廊道(4)顶部;钢栏栅(5)前端设置有固定钢栏栅(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廊道(4)内前部设置有缓冲壁(15);缓冲壁(15)为弧形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廊道(4)底部设置有滤板支架(17);滤板支架(17)上设置有滤板(16);滤板(16)内设置有多层透水结构;取水廊道(4)底部设置有弧形底槽(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坝(1)底部设置有溢流坝齿墙(6);溢流坝齿墙(6)为倒梯形结构设置在溢流坝(1)底部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坝(1)底部插入设置有锚筋桩(7);锚筋桩(7)均匀分布设置在溢流坝(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水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结构,溢流坝上游河道底部设置有上游防渗铺盖;溢流坝下游设置有下游海漫;溢流坝为拱坝结构设置;溢流坝顶部设置有取水廊道;取水廊道上间隔设置有钢栏栅;取水廊道另一端与排水渠链接;排水渠与取水廊道连接处设置有取水闸;溢流坝两侧的河道设置有河堤;钢栏栅通过转轴链接设置在取水廊道顶部;钢栏栅前端设置有固定钢栏栅,解决水流中推移质的沉积,悬移质的沉淀以及取水不方便方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宗义,罗志文,屈玉竹,刘东勇,鲁德标,龚毅,曹永雷,孙若尧,曾玉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