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溯鱼道

文档序号:35493945发布日期:2023-09-17 02:5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溯鱼道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溯鱼道。


背景技术:

1、鱼道是一种帮助鱼类上溯的工程措施,在江河之上修建闸坝等水利工程,截断了鱼类洄游产卵的途径,通过修建鱼道,使鱼类可以在洄游季节实现上溯,从而维持河段生态平衡。

2、授权公告号为n204385702u,公开了一种声光一体化鱼道生态导鱼系统,其中下游鱼道在与过鱼槽相连的一边的拐角处设置有声场发生装置,至少一层气泡幕以声场发生装置为原点呈弧形布置,下游鱼道在与声场发生装置相对应的一边的两个拐角处分别设置诱光灯。该实用新型专利根据鱼类怕强光、喜弱光的特性以及不同声强对鱼类转向角度产生不同影响,当鱼群进入下游鱼道时,利用气泡幕引诱远处鱼群游向过鱼槽侧,在声场发生装置以及诱光灯的相互作用下有针对地给鱼群进行导向,使其顺利进入过鱼槽,保障鱼群通过。

3、再如,公告号为cn103266585b,公开了一种利用鱼类趋光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主控计算机和至少一级光导闸室,每级光导闸室包括鱼道和依次设置于所述鱼道断面上的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口集鱼灯的照射距离,当所述光导闸室为多级时,上一级闸室的出口集鱼灯兼做为紧邻的下一级闸室的入口集鱼灯;所述主控计算机与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连接,控制所述入口集鱼灯和出口集鱼灯的开启和关闭。该发明间接扩展了集鱼灯的照射范围,使集鱼灯可以应用于不同深度的水域,增加过鱼的种类和数量,增强鱼道的通用性。

4、综上,不难看出,目前的技术手段,为了能使鱼群快速地通过鱼道,因此利用了鱼类趋弱光,以及利用声强不同能对鱼群进行导向这两个特点,对鱼群起到引导作用,使鱼群快速通过鱼道。

5、但是也从现有手段中看出,不同的鱼群对声强的要求不同,对弱光的反应程度也不同。所以上述两个现有技术,对部分符合上述两种特性的鱼群的引导作用显著,但是对于部分不符合上述两种特性的鱼群的引导作用就不明显,例如草鱼就上述两种特性的反应就不明显,因此授权公告号为cn1060493b公开了一种诱导草鱼的鱼道进口系统和设计方法及诱鱼流速率装置,就单单为了引导草鱼设计了一种改变鱼道水流形态和流速的装置,来提高鱼道的过鱼率。

6、所以,目前现有的鱼道,不能适用于引导所有的鱼类,通用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助溯鱼道,其为了解决如何提高鱼道与各类鱼群的引导的通用性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助溯鱼道,包括分别设置在洄游途径两侧的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之间设有底板,底板相对地两端固定在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上,底板倾斜设置,底板高的一端朝向洄游途径上游,底板低的一端朝向洄游途径的下游;

3、沿底板从低到高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导鱼单元;每个导鱼单元包括闸门板,闸门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的内壁抵触,闸门板与底板平行,闸门板通过转轴相对转动地设置在底板上,转轴位于闸门板靠近洄游途径下游的一端,转轴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闸门板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赶鱼群的拦网;所述第一翼墙或者第二翼墙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鱼群的感应单元。

4、进一步地,所述拦网的一端固定在闸门板远离转轴的一端的末端,拦网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上表壁;拦网两端的连接点与转轴所在点围成三角形。

5、通过拦网两端分别与闸门板和底板连接,可以缩小导鱼单元的容积,这样,拦网就能迫使鱼群往相邻的导鱼单元游动,不会停留在上一个导鱼单元,相比于引鱼灯和声强不同引鱼,通过拦网这个物理手段的好处在于可以极大提高鱼类在过鱼建筑物上的助溯效率,达到生态保护效益;具有通用性,对于任何鱼群都适用。

6、进一步地,所述拦网与底板的连接点位于相邻导鱼单元的闸门板位置。

7、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拦网与转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尽可能地大,让上一个导鱼单元的可以供鱼群活动的区域尽可能地减小,迫使鱼群进一步往下一个导鱼单元游动。

8、进一步地,所述闸门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拦网处于绷紧状态。

9、绷紧状态的拦网作为了上述围成的三角形中的一条边,这样可以将拉网的长度尽可能地利用,也使上述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尽可能地大,进一步迫使鱼群往下一个导鱼单元游动。

10、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单元为鱼道监测设备。

11、鱼道监测设备为现有手段,可以监测鱼群的动向,及时控制各个闸门板动作。

12、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单元设置在靠近转轴的位置。

13、鉴于鱼群的洄游特性,潜底性洄游鱼类会集中在转轴所在位置,将感应单元设置在靠近转轴的位置,相比于其他位置,该位置所获知的鱼群动向也相对地更能体现出鱼群的位置。

14、有益效果:

15、本装置利用拦网来缩小鱼群的活动区域,迫使鱼群向洄游途径上游位置靠近,提高洄游效率,由于是通过拉网这个物理手段来驱动,不利用鱼群的生物特性,所以对所有鱼群均有作用,通用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助溯鱼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洄游途径两侧的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之间设有底板,底板相对地两端固定在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上,底板倾斜设置,底板高的一端朝向洄游途径上游,底板低的一端朝向洄游途径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溯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网的一端固定在闸门板远离转轴的一端的末端,拦网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上表壁;拦网两端的连接点与转轴所在点围成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溯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网与底板的连接点位于相邻导鱼单元的闸门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溯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拦网处于绷紧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溯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为鱼道监测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助溯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设置在靠近转轴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一种助溯鱼道,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分别设置在洄游途径两侧的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之间设有底板,底板相对地两端固定在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上,底板倾斜设置,底板高的一端朝向洄游途径上游,底板低的一端朝向洄游途径的下游;沿底板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导鱼单元;每个导鱼单元包括闸门板,闸门板与第一翼墙和第二翼墙的内壁抵触,闸门板与底板平行,闸门板通过转轴相对转动地设置在底板上,转轴位于闸门板靠近洄游途径下游的一端,闸门板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拦网;所述第一翼墙或者第二翼墙上设置有感应单元。本鱼道通过拉网来缩小上一个导鱼单元的面积,迫使鱼群往下一个导鱼单元游动,对任何鱼群均适用。

技术研发人员:魏天琪,李俊杰,李兵辉,金帅同,王姝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