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3403发布日期:2023-11-17 20:0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沉降缝处理,具体是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代施工领域,多数结构因上部荷载不同、下部地基不同等原因,导致建筑结构不同部位对沉降的需求不同,因此在沉降不同的交接处需要设立沉降缝,沉降缝两侧结构从地基到屋面需要全部断开,处于地坪以下部位,为满足防水要求同时不影响两侧结构沉降,沉降缝部位通常设置橡胶止水带。

2、由于该部位结构本身是断开的,仅仅依靠橡胶止水带防水,一旦橡胶止水带因结构沉降拉扯、施工、老化等原因发生破损,沉降缝就会出现严重的渗漏水现象,而且该部位渗漏通常处理难度很大,因为再处理渗漏时还不能影响结构沉降,常采用柔性防水材料进行封堵,但该方式处理完成后,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再发生渗漏水,时间长了封堵材料与结构又会出现新的缝隙,再次发生漏水,可靠性不足,存在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包括集水坑、基础底板、沉降缝和橡胶止水带,还包括:

3、导流坑,所述导流坑为方形孔洞,且导流坑是以结构沉降缝为中心向两侧扩宽而成,所述导流坑底在橡胶止水带之上,所述导流坑的底部放置有小型底吸式水泵;

4、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条形沟槽,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导流坑相连,且导流槽的另一端与集水坑连通;

5、导流管,所述导流管放置在导流槽内,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小型底吸式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且导流管的另一端通向集水坑;

6、变形缝盖板和导流坑盖板,所述变形缝盖板设置于导流坑的上方,所述导流坑盖板与变形缝盖板之间连接有合页。

7、优选的,所述小型底吸式水泵的进水点在小型底吸式水泵的下方。

8、优选的,所述导流坑盖板与变形缝盖板的材质相同,且导流坑盖板的宽度宽于变形缝盖板。

9、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外壁设置有混凝土包封。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1、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沉降缝渗漏封堵困难的问题,同时该装置施工工艺简便,渗漏积水排水效率高,不会发生渗漏水溢出地面的情况,防止对地上设备、构造做法等造成影响,减少后期经常性堵漏维修的费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包括集水坑(1)、基础底板(2)、沉降缝(6)和橡胶止水带(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底吸式水泵(8)的进水点在小型底吸式水泵(8)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坑盖板(12)与变形缝盖板(9)的材质相同,且导流坑盖板(12)的宽度宽于变形缝盖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的外壁设置有混凝土包封(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沉降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结构沉降缝渗漏导流装置,包括集水坑、基础底板、沉降缝和橡胶止水带,还包括:导流坑、导流槽、导流管、变形缝盖板和导流坑盖板,所述导流坑为方形孔洞,且导流坑是以结构沉降缝为中心向两侧扩宽而成,所述导流坑底在橡胶止水带之上,所述导流坑的底部放置有小型底吸式水泵;本技术能够避免沉降缝渗漏封堵困难的问题,同时该装置施工工艺简便,渗漏积水排水效率高,不会发生渗漏水溢出地面的情况,防止对地上设备、构造做法等造成影响,减少后期经常性堵漏维修的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顺,李波,张志威,刘川,李洋,洪子豪,刘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