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1954发布日期:2023-10-14 13:5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


背景技术:

1、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结构,可用于建筑物、桥梁、码头等建设项目。其特点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桩身上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使桩体在受力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弯曲阻力和剪切阻力,从而增加桩的承载力。

2、现有的技术由于打桩机的捶打力直接作用于管桩上端,捶打受力时,管桩上端易受捶打造成损伤,进而降低管桩结构强度,并且在打桩时,受力易造成倾斜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包括管桩主体,所述管桩主体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管桩主体与内壳留有间隙,所述内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条,所述加固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所述管桩主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管桩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桩头,所述桩头与管桩主体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条。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四个连接条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头,所述管桩主体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壳体。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定位壳体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滚珠。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定位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尖状金属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定位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长柱体。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延长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板。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管桩主体内部还设置有额外的内壳,在内壳的外壁连接有加固板,并在加固板外壁设置多个加固条进行加固,而且加固板的外壁还设置有金属网,然后对内壳与管桩主体的内壁留有的间隙处进行高强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完毕后,此结构能对管桩主体的内部水泥进行结构更稳定,并且中心处的空腔内还设置有支柱,在支柱的两端还设置有支撑板,在管桩主体中心处于空腔状态,在击打时空腔能够提高桩的承载性能,空腔式结构与加固条、加固板和金属网相配合来提高桥墩的抗震性能,进一步保证了桩的安全性,并在桩头与管桩主体来连接后,再用连接条所二次加固,防止击打时桩头有所损伤,而且连接条还能在向下穿刺力度加强。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位壳体下面连接的定位柱插入地面,之后定位壳体外侧所设置的滑柱,将滑柱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的支撑板进行与地面贴合连接进行固定,之后将管桩本体放入定位外壳内,来消除在打桩时,受力易造成倾斜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包括管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主体(1)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壳(2),所述管桩主体(1)与内壳(2)留有间隙,所述内壳(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加固板(3),所述加固板(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条(4),所述加固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金属网(5),所述管桩主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柱(7),所述管桩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桩头(8),所述桩头(8)与管桩主体(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连接条(9)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头,所述管桩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壳体(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体(10)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滚珠(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体(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柱(13),所述定位柱(13)的一端设置有尖状金属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体(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柱(14),所述滑柱(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长柱体(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柱体(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6)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桩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打头管桩,包括管桩主体,所述管桩主体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管桩主体与内壳留有间隙,所述内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条,所述加固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所述管桩主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柱。本技术中,通过管桩主体内部还设置有额外的内壳,在内壳的外壁连接有加固板,并在加固板外壁设置多个加固条进行加固,而且加固板的外壁还设置有金属网,然后对内壳与管桩主体的内壁留有的间隙处进行高强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完毕后,此结构能对管桩主体的内部水泥进行结构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翁增全,庄爱忠,翁增峰,庄爱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丰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