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2838发布日期:2023-09-16 16: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地基夯实后需要对其夯实度进行检测。

2、专利号(cn217026988u)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用地基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活塞杆、外环、第一弹簧和内环等结构的配合,能够牢牢的夹紧检测头,不仅固定效果好,且检测时通过活塞杆收缩,即可快速松开检测头使其垂直下落,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检测头偏斜,大大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上述检测装置不具备自动复位功能,使用过的检测头无法自动回到原位,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基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方,还包括用于对地基夯实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固定在所述控制器前部;

4、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箱、复位组件、第二升降板、第二升降架、锥形头,所述复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箱上,所述第二升降板安装在所述复位组件下方,所述第二升降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板上,所述锥形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板下方,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电机、转轴、收卷筒、牵引绳、第一升降板、第一升降架、电磁铁,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收卷筒固定在所述转轴外侧,所述牵引绳安装在所述收卷筒上,所述第一升降板固定在所述牵引绳一端,所述第一升降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板上,所述电磁铁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板下方。

5、优选的,测量机构固定在所述检测机构上,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固定壳、距离传感器、升降组件,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固定壳内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距离传感器下方。

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块、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固定在所述升降块前部。

7、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壁厚为二厘米,所述收卷筒与所述转轴焊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板的形状及大小一致,材质均为不锈钢。

9、优选的,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固定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升降块的形状为长方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通过设置检测机构,检测完毕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收卷筒转动,收卷筒转动对牵引绳进行放卷,牵引绳带动第一升降板下降,第一升降板带动电磁铁下降,电磁铁下降与第二升降板接触,电磁铁通电对第二升降板进行吸附,控制电机反转,电磁铁开始上升,电磁铁上升带动锥形头恢复原位,如此实现锥形头的自动复位,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地基夯实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3),所述检测机构(3)固定在所述控制器(2)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机构(4)固定在所述检测机构(3)上,所述测量机构(4)包括固定壳(401)、距离传感器(402)、升降组件,所述距离传感器(402)安装在所述固定壳(401)内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距离传感器(402)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块(403)、升降杆(404),所述升降杆(404)固定在所述升降块(403)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303)的壁厚为二厘米,所述收卷筒(306)与所述转轴(305)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板(308)和所述第二升降板(311)的形状及大小一致,材质均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402)与所述固定壳(4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升降块(403)的形状为长方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基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方,还包括用于对地基夯实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固定在所述控制器前部。本技术通过设置检测机构,检测完毕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收卷筒转动,收卷筒转动对牵引绳进行放卷,牵引绳带动第一升降板下降,第一升降板带动电磁铁下降,电磁铁下降与第二升降板接触,电磁铁通电对第二升降板进行吸附,控制电机反转,电磁铁开始上升,电磁铁上升带动锥形头恢复原位,如此实现锥形头的自动复位,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刚,刘彦蕊,王震,李荣辉,时贝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正科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