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9485发布日期:2023-09-17 00:3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涉及水生态修复领域,涉及鱼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1、河流是汛期行洪的主要通道,汛期呈现为流速较大、水位较高。对于周边为农田或居住区的河流,用地限制较多,实施缓坡型生态护岸由于占地较多难以实现,为不影响河道行洪,只能采用陡峭的或直立式挡墙保持水土、维持岸坡稳定。

2、在传统的河道护岸工程中,往往着重于其基本功能,如防洪、排涝、岸坡稳定及防治水土流失等,为了保证河道防洪安全,一般会局限于使用现浇混凝土或砌石等硬质材料结构,阻隔了陆地与水域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长期以往,使河流栖息地的多样性受到破坏,而生境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破坏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3、硬质护岸形成了“三面光”的护岸形式,一方面导致水生动物与底栖动物缺乏栖息、产卵场所;另一方面割裂了岸-水的横向连通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本实用新型易于安装,投入较小,通过在硬质护岸底部设置鱼巢结构,并设置有水生动物可自由出入的鱼孔,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同时,在河道中部设置卵石河床,为底栖动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从而改善硬质护岸生态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包括硬质护岸与至少一个鱼巢结构,所述鱼巢结构设置于所述硬质护岸底部,与硬质护岸融为一体,所述鱼巢结构临水侧设有鱼孔,便于鱼类自由进出;所述鱼巢结构底部铺设有砾石层,河床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卵石层,卵石层的宽度为整体河床的宽度的1/3~1/2。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沿河流纵向,所述鱼巢结构可连续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邻卵石层之间具有间隔,间隔的长度sv根据河床坡度i计算,计算公式为:sv=8.2513i-0.9799,其中,sv表示间隔的长度,i表示河床坡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硬质护岸包括直立式硬质护岸或斜坡式挡墙。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硬质护岸为斜坡式挡墙时,所述斜坡式挡墙与岸坡间设有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鱼巢结构之间设有连通孔,用于鱼类通过连通孔进入腔室。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硬质护岸为斜坡式挡墙时,斜坡式挡墙与岸坡间不设腔室,所述鱼巢结构的顶部设有平台。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鱼巢结构顶部高程低于常水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卵石层的深度大于最大理论冲刷深度,所述卵石层的厚度不小于20c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施工,抗冲性强,生态性好。

13、2)本实用新型的鱼巢结构位于硬质护岸底部,通过临水侧鱼孔与河道连通;鱼巢底部设有5cm厚的砾石层,用以模拟自然河床。

14、3)本实用新型的鱼巢结构顶部高程低于常水位,即所述鱼巢内部常年充满河水,鱼巢功能不受水位变化影响,河流纵向上,鱼巢结构可连续设置。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硬质护岸底部设置鱼巢结构,并设置有水生动物可自由出入的鱼孔,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同时,在河道中部设置卵石河床,为底栖动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从而改善硬质护岸生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护岸与至少一个鱼巢结构,所述鱼巢结构设置于所述硬质护岸底部,与护岸融为一体,所述鱼巢结构临水侧设有鱼孔,便于鱼类自由进出;所述鱼巢结构底部铺设有砾石层,河床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卵石层,卵石层的宽度为整体河床的宽度的1/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河流纵向,所述鱼巢结构可连续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卵石层之间具有间隔,间隔的长度sv根据河床坡度i计算,计算公式为:sv=8.2513i-0.9799,其中,sv表示间隔的长度,i表示河床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硬质护岸包括直立式硬质护岸或斜坡式挡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硬质护岸为斜坡式挡墙时,所述斜坡式挡墙与岸坡间设有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鱼巢结构之间设有连通孔,用于鱼类通过连通孔进入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硬质护岸为斜坡式挡墙时,斜坡式挡墙与岸坡间不设腔室,所述鱼巢结构的顶部设有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巢结构顶部高程低于常水位。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的深度大于最大理论冲刷深度,所述卵石层的厚度不小于2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鱼巢护岸结构,包括硬质护岸与至少一个鱼巢结构,所述鱼巢结构设置于所述硬质护岸底部,与硬质护岸融为一体,所述鱼巢结构临水侧设有鱼孔,便于鱼类自由进出;所述鱼巢结构底部铺设有砾石层,河床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卵石层,卵石层的宽度为整体河床的宽度的1/3~1/2。本技术通过在硬质护岸底部设置鱼巢结构,并设置有水生动物可自由出入的鱼孔,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同时,在河道中部设置卵石河床,为底栖动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从而改善硬质护岸生态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森军,郑浩磊,崔家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