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8715发布日期:2024-04-18 11:2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排水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多地漏是通过水封结构来实现隔臭功能的,其中现有的水封结构大多呈“u”型,即在地漏上会有呈u型的水流通道。在使用此类地漏时,不仅会在水封结构中存留水,还易出现污物残留在水封结构中的情况,这就易导致水封结构的通道壁上出现污垢堆积的情况。这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导致水封结构出现堵塞的情况,这会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且长时间没水进入到u型的水流通道中时,存留的水会干枯,这就会失去水封作用,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易顺着地漏进入到室内,从而就会出现不防臭、不防虫的现象。由于水封结构的内部弯曲、且比较狭窄,所以堵塞物的清理十分不便,这给地漏的维护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设计地漏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该地漏上能便于污物排干净,能大大降低污垢的堆积和堵塞,该地漏不依靠水封,就能大大降低下水管道中臭气、蚊虫进入到室内的几率,其具有十分可靠的防臭、防虫作用,这也能降低使用的不便,且其清洁、维护起来也比较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点在于包括地漏本体、隔离板、水浮件,其中地漏本体上开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地漏本体上开设有竖向导槽,并使竖向导槽的下端贯穿至排水孔或排水孔与接水槽的对接处,所述隔离板能竖向滑动地嵌装在竖向导槽中,并使隔离板能遮挡在排水孔上,所述水浮件布置在接水槽中,并使水浮件与隔离板相接。

4、优选地,所述地漏本体包括下端封闭的竖筒体、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竖筒体的内孔孔底,所述定位块的外壁与竖筒体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了接水槽,所述排水孔开设在定位块的侧壁上,所述竖向导槽开设在定位块上。

5、优选地,所述接水槽的槽底设置有遮盖罩,所述遮盖罩的内壁与接水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有内腔,所述定位块与水浮件都位于内腔中,所述遮盖罩的下端开设有贯穿至内腔中的通水孔,所述遮盖罩的下端还开设有与排水孔相对接连通的下水孔。

6、优选地,所述地漏本体中还设有贯穿隔离板和水浮件设置的竖向抽拉杆,并使竖向抽拉杆的上端呈穿出至遮盖罩外设置。

7、优选地,所述遮盖罩包括分隔板、遮挡板,所述分隔板竖向设置在接水槽的槽底,并通过分隔板将接水槽的下端分隔成左右两部分,所述遮挡板的左右端分别与分隔板的上端、接水槽的右槽壁相接,所述通水孔与下水孔都开设在分隔板的下端上。

8、优选地,所述分隔板的右表面与定位块的左端相接,所述竖向导槽开设在定位块的左端面上,所述排水孔开设在定位块的左侧壁上。

9、优选地,所述分隔板的右壁上设置有加强凸部,并使加强凸部的下端与定位块的顶部相接,所述竖向导槽竖向贯穿至加强凸部的顶面上。

10、优选地,所述遮挡板的左下壁上设置有挂钩部,所述分隔板的上右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所述接水槽的右槽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遮挡板的右端嵌装在限位卡槽中,所述遮挡板的左端遮盖在分隔板的顶面上,并使挂钩部挂装在第一限位凸部上。

11、优选地,所述接水槽的左下槽底为左高、右低的第一倾斜面。

12、优选地,所述隔离板的底面为第一接触斜面,并使第一接触斜面靠近接水槽的一端高、远离接水槽的一端低,所述排水孔的下孔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接触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接触斜面,所述第一接触斜面压在第二接触斜面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该地漏中,采用了竖向导槽去限制、引导隔离板,这样隔离板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达到封闭排水孔的目的,这不仅能保证隔离板安装定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能保证隔离板滑动的准确性,以及能起到十分好的隔臭、防虫作用,这能保证该地漏具有十分高的可靠性。

14、通过采用水浮件,并使水浮件与隔离板相接。这样可以通过水的浮力改变水浮件的高度位置,从而就能通过水浮件带动隔离板向上移动,这就能达到打开排水孔的目的,这样的结构十分的可靠,能达到稳定打开排水孔的目的,能避免排水孔误打开,这也能保证该地漏具有十分高的可靠性。

15、同时,采用上述的结构后,不用在该地漏上做出弯曲、狭窄的水流通道,该地漏上能便于污物排干净,能大大降低污垢的堆积和堵塞,该地漏不依靠水封,就能大大降低下水管道中臭气、蚊虫进入到室内的几率,其具有十分可靠的防臭、防虫作用,这也能降低使用的不便,且这就不用经常清洁、维护地漏,从而大大有助于提高清洁、维护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本体(1)、隔离板(2)、水浮件(3),其中地漏本体(1)上开设有接水槽(11),所述接水槽(11)的槽壁上开设有排水孔(12),所述地漏本体(1)上开设有竖向导槽(13),并使竖向导槽(13)的下端贯穿至排水孔(12)或排水孔(12)与接水槽(11)的对接处,所述隔离板(2)能竖向滑动地嵌装在竖向导槽(13)中,并使隔离板(2)能遮挡在排水孔(12)上,所述水浮件(3)布置在接水槽(11)中,并使水浮件(3)与隔离板(2)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包括下端封闭的竖筒体(14)、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设置在竖筒体(14)的内孔孔底,所述定位块(15)的外壁与竖筒体(14)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了接水槽(11),所述排水孔(12)开设在定位块(15)的侧壁上,所述竖向导槽(13)开设在定位块(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1)的槽底设置有遮盖罩(16),所述遮盖罩(16)的内壁与接水槽(11)的槽壁围合形成有内腔(160),所述定位块(15)与水浮件(3)都位于内腔(160)中,所述遮盖罩(16)的下端开设有贯穿至内腔(160)中的通水孔(161),所述遮盖罩(16)的下端还开设有与排水孔(12)相对接连通的下水孔(1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中还设有贯穿隔离板(2)和水浮件(3)设置的竖向抽拉杆(4),并使竖向抽拉杆(4)的上端呈穿出至遮盖罩(16)外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罩(16)包括分隔板(163)、遮挡板(164),所述分隔板(163)竖向设置在接水槽(11)的槽底,并通过分隔板(163)将接水槽(11)的下端分隔成左右两部分,所述遮挡板(164)的左右端分别与分隔板(163)的上端、接水槽(11)的右槽壁相接,所述通水孔(161)与下水孔(162)都开设在分隔板(163)的下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63)的右表面与定位块(15)的左端相接,所述竖向导槽(13)开设在定位块(15)的左端面上,所述排水孔(12)开设在定位块(15)的左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63)的右壁上设置有加强凸部(165),并使加强凸部(165)的下端与定位块(15)的顶部相接,所述竖向导槽(13)竖向贯穿至加强凸部(165)的顶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164)的左下壁上设置有挂钩部(1641),所述分隔板(163)的上右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1631),所述接水槽(11)的右槽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110),所述第二限位凸部(110)上开设有限位卡槽(1101),所述遮挡板(164)的右端嵌装在限位卡槽(1101)中,所述遮挡板(164)的左端遮盖在分隔板(163)的顶面上,并使挂钩部(1641)挂装在第一限位凸部(16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1)的左下槽底为左高、右低的第一倾斜面(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2)的底面为第一接触斜面(21),并使第一接触斜面(21)靠近接水槽(11)的一端高、远离接水槽(11)的一端低,所述排水孔(12)的下孔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接触斜面(21)相匹配的第二接触斜面(121),所述第一接触斜面(21)压在第二接触斜面(12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浮力开启结构的地漏,其特点在于包括地漏本体、隔离板、水浮件,其中地漏本体上开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地漏本体上开设有竖向导槽,并使竖向导槽的下端贯穿至排水孔或排水孔与接水槽的对接处,所述隔离板能竖向滑动地嵌装在竖向导槽中,并使隔离板能遮挡在排水孔上,所述水浮件布置在接水槽中,并使水浮件与隔离板相接。本技术上能便于污物排干净,能大大降低污垢的堆积和堵塞,该地漏不依靠水封,就能大大降低下水管道中臭气、蚊虫进入到室内的几率,其具有十分可靠的防臭、防虫作用,这也能降低使用的不便,且其清洁、维护起来也比较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盛,陆健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永盛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