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7220发布日期:2023-11-29 21:5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水体系统。


背景技术:

1、深坑基础开挖时,雨水会在基坑内汇集形成大体量的污水,通过管泵直接抽排至市政管网虽然能实现对污水的抽排,但会增加市政管网中的污泥沉积量,同时还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需对雨水汇集构成的污水进行存储处理再利用。

2、在使用收集系统对雨水汇集构成的污水进行存储处理再利用时,需要在出水井贯穿安装在收集池上,需要对出水井与收集池安装节点处进行防水处理,同时也要保证出水井稳定在收集池上,采用防水土工布直接包裹出水井与收集池贯穿安装节点,虽然,能起到防水作用,但是,防水土工布存在不能抵抗冲击物在表面冲击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包括:

4、收集池及贯穿安装在收集池的顶板上的出水井,出水井为钢制管道;

5、出水井通过焊接构成焊接层与收集池的顶板焊接固定;

6、顶板上铺设有下层防水板和上部防水包裹层,上部防水包裹层铺设在下层防水板上,上部防水包裹层上铺设有上层防水板。

7、所述下层防水板和上部防水包裹层处在焊接层外周的顶板上。

8、所述下层防水板为pe板。

9、所述上部防水包裹层为防水土工布。

10、所述上层防水板为pe板。

11、还包括降低上部防水包裹层上方表面冲击物冲击力的中砂层。

12、所述中砂层铺设在上层防水板上。

13、所述中砂层为中径机制砂石构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下层防水板隔绝上部防水包裹层下方与顶板直接接触,上层防水板隔绝上部防水包裹层上方表面受到冲击物冲击,解决防水土工布存在不能抵抗冲击物在表面冲击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防水板(62)和上部防水包裹层(63)处在焊接层(61)外周的顶板(2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防水板(64)为pe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防水包裹层(63)为防水土工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防水板(62)为pe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低上部防水包裹层(63)上方表面冲击物冲击力的中砂层(6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砂层(65)铺设在上层防水板(64)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砂层(65)为中径机制砂石构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出水井与模块池节点施工结构,包括:收集池及贯穿安装在收集池的顶板上的出水井,出水井为钢制管道;出水井通过焊接构成焊接层与收集池的顶板焊接固定;顶板上铺设有下层防水板和上部防水包裹层,上部防水包裹层铺设在下层防水板上,上部防水包裹层上铺设有上层防水板。下层防水板隔绝上部防水包裹层下方与顶板直接接触,上层防水板隔绝上部防水包裹层上方表面受到冲击物冲击,解决防水土工布存在不能抵抗冲击物在表面冲击而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健,崔冲,覃鹤,令狐昌举,黄定华,赵红进,陆永志,吴帅,肖明明,曹羽,蒋禹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