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

文档序号:35943313发布日期:2023-11-06 19: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3152478b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板、限位板、导水板和固定机构,在进行施工时,将限位板放置在基坑底部的边缘,将锚杆贯穿限位板,使用垫片和螺帽固定锚杆,将挡土板通过卡槽贯穿限位板并贴合放置在基坑的侧壁上,并将导水板安装在基坑底部,该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能适应不同地形条件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减少了施工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安装完成后,当基坑的侧壁对挡土板产生向右的压力,所述限位板的垂直部分对挡土板产生约束效果,限位板拉紧锚杆,卡块伸出第三腔体并卡进土石内,增加固定块与土石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固定机构的稳定效果,进而增加挡土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撑效果。

3、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增加固定块与土石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挡土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撑效果,但是该装置的固定效果没有较好体现出来,同时它在受到挤压时没有减震系统,使振动会对组件连接稳定造成影响,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缓冲单元、固定单元和辅助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弹簧、第一保护架和挡板,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定柱和锥子钉,所述辅助单元包括主板、辅助杆、安装块、螺钉、支撑杆、第二保护架和固定板,所述主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主板的上表面有弹簧,所述主板的一侧有固定柱,所述主板的上表面有安装块,所述主板上表面有挡板。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主板可以固定支撑板,使得支撑板可以得到固定。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板的一侧与所述与所述固定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主板可以让固定柱得到固定,主板也可以固定第一伸缩杆,而第一伸缩杆可以固定第二伸缩杆。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锥子钉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保护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二伸缩杆固定锥子钉,挡板可以使第一保护架得到固定。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架的一侧与所述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一侧与所述弹簧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外壁与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主板可以固定第一保护架和挡板,使得弹簧可以得到固定和保护。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主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护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主板可以让固定板得到固定和支撑,主板也可以让安装块得到固定。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块的内壁与所述螺钉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螺钉可以固定安装块,使安装块可以固定支撑杆,支撑杆可以支撑固定板。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保护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挡板可以固定第二保护架,使得第二保护架可以保护辅助杆。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利用了弹簧、第一保护架和挡板的配合使用,使基坑支护可以减少了土石压力,解决了该装置没有减震,提升了实用性。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利用了主板、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锥子钉的配合使用,使基坑支护在固定土石时,得到更好的固定,解决了基坑支护的固定不稳定,提升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单元、固定单元和辅助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柱(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3)的一端与所述锥子钉(1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的上表面与所述挡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保护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架(10)的一侧与所述主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的一侧与所述弹簧(6)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弹簧(6)的外壁与所述挡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的底部与主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护架(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7)的内壁与所述螺钉(8)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块(7)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3)的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保护架(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架(12)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5)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1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缓冲单元、固定单元和辅助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弹簧、第一保护架和挡板,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固定柱和锥子钉,所述辅助单元包括主板、辅助杆、安装块、螺钉、支撑杆、第二保护架和固定板,所述主板的一侧有固定柱,所述主板的上表面有安装块。本技术通过利用弹簧、第一保护架和挡板的配合使用,使基坑支护减少压力,解决了减震的效果,提升该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利用了主板、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锥子钉的配合使用,使基坑支护在固定土石时,得到更好的固定,解决基坑支护固定不稳定,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皓伟,程桦,郭龙辉,王晓云,张佳明,胡方宇,韩刚,吴志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