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泥装置及清淤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2347发布日期:2023-10-21 21:1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清淤泥装置及清淤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淤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淤泥装置及清淤泥设备。


背景技术:

1、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和养殖周期结束后,通常需要对虾塘或池塘进行清洁操作,以有效地去除池塘多余的淤泥,从而防止淤泥过多造成池塘内的含氧量过低不利于鱼或虾的养殖。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将水抽干后,然后人工清扫淤泥,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清理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专利cn 218911567 u公开了一种鱼塘淤泥清理结构,虽然传统鱼塘淤泥清理结构实现了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清淤泥的效率,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是单个泵体抽取,使得每次抽取的量较少,从而造成清淤泥的效率极存在较低的现象,进一步地,由于单个泵体抽取的方式只有一种,灵活性较差,无法较好满足操作者对不同抽取方式的选择。

3、此外,对于一些粘度较高的淤泥而言,单纯的抽泵方式较难将其抽走,存在着清理不干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清淤泥效率高、抽取方式灵活、尤其适用于粘度较高的淤泥的清理的清淤泥装置及清淤泥设备。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清淤泥装置,包括排污管和排污机构,所述排污管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支管道相连通,所述主管道用于插接与池塘的排污口,

4、所述排污机构包括第一抽液组件和第二抽液组件,所述第一抽液组件和所述第二抽液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支管道的两侧,所述第一抽液组件包括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一端与所述支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抽液口,所述第二抽液组件包括第二抽液泵,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端与所述支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抽液口;

5、所述清淤泥装置还包括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滑动引导结构和清扫件,所述清扫件通过所述滑动引导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支管道上,所述清扫件用于清扫粘附在池塘底部的淤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滑动引导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引导结构在所述支管道往返运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管道包括第一子管、第二子管、第三子管和连接管,所述第一子管和所述第二子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子管通过所述第三子管与所述第二子管相连通,所述第三子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管上,所述第二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子管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抽液泵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抽液泵沿所述第一子管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抽液泵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抽液泵沿所述第二子管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抽液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抽液泵的传动端连接;及/或,

10、所述第二抽液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抽液泵的传动端连接。

11、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引导结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丝杆和滑动块,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管上,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管上,所述滑动块通过所述丝杆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清扫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块的下方。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扫件包括圆盘状扫把头和剪切件,所述圆盘状扫把头与所述滑动块连接,并且所述圆盘状扫把头形成有空腔,所述剪切件设置于所述所述空腔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切件包括多个切片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圆盘状扫把头连接,多个所述切片沿所述连接杆的周向设置。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污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排污机构沿所述主管道周向设置。

15、一种清淤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清淤泥装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的清淤泥装置,通过在支管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抽液组件和第二抽液组件,第一抽液组件包括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一端与与所述支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液泵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抽液口,并且第二抽液组件包括第二抽液泵,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端与与所述支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抽液口;当第一抽液泵和第二抽液泵与外部电源连通时,使得第一抽液泵和第二抽液泵能同时将淤泥抽走,相对传统的单个泵体的池塘淤泥清理结构而言,能提高单次抽取的量,从而提高了清淤泥的效率。此外,由于第一抽液泵和第二抽液泵分别单独设置,使得操作者可以选择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或同时使用,从而提高了抽取方式的灵活性,以较好地满足操作者对不同抽取方式的选择,以更好地选择适合实际池塘淤泥的情况的抽取方式。

18、2)本实用新型的清淤泥装置,由于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动引导结构连接,使得第一驱动器以驱动滑动引导结构在支管道往返运动,又由于清扫件通过所述滑动引导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支管道上,从而带动清扫件能够在池塘的底部进行往返运动,进而能对粘附在池塘的底部的淤泥起到较好的清扫作用,使得第一抽液泵和第二抽液泵能很好地将其抽走,进而达到较好的清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淤泥装置,包括排污管和排污机构,所述排污管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支管道相连通,所述主管道用于插接与池塘的排污口,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包括第一子管、第二子管、第三子管和连接管,所述第一子管和所述第二子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子管通过所述第三子管与所述第二子管相连通,所述第三子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管上,所述第二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子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液泵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抽液泵沿所述第一子管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液泵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抽液泵沿所述第二子管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液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抽液泵的传动端连接;及/或,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引导结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丝杆和滑动块,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管上,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管上,所述滑动块通过所述丝杆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清扫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块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件包括圆盘状扫把头和剪切件,所述圆盘状扫把头与所述滑动块连接,并且所述圆盘状扫把头形成有空腔,所述剪切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件包括多个切片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圆盘状扫把头连接,多个所述切片沿所述连接杆的周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排污机构沿所述主管道周向设置。

10.一种清淤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淤泥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淤泥装置及清淤泥设备,上述的清淤泥装置包括排污管和排污机构,排污管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第一抽液组件包括第一抽液泵,第一抽液泵的第一端与支管道相连通,第一抽液泵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抽液口,第二抽液组件包括第二抽液泵,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端与支管道相连通,第二抽液泵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抽液口;清扫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滑动引导结构和清扫件,清扫件通过滑动引导结构滑动设置于支管道上,清扫件用于清扫粘附在池塘底部的淤泥,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动引导结构连接,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滑动引导结构在支管道往返运动。通过该装置,不仅提高清理效率,还确保清理的效果,尤其适应于粘性较高的淤泥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苏美映,左斌,朱凡,欧宗东,王秀红,陈国飞,李第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琼海市水产技术研究推广站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