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2203发布日期:2023-09-04 09:3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背景技术:

1、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被投入建设,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往往会用到建筑工程用组合桩。现有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建筑物支撑功能,但是仍存在一些弊病,例如: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可支撑高度不可调节、对建筑物支撑作用不够牢固等。进而,需要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存在的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可支撑高度不可调节、对建筑物支撑作用不够牢固等多个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具体的,所述组合桩为组装式结构,组合桩包括:埋地基座组件、支撑桩部件、固定连接件和封顶部件;

6、所述埋地基座组件包括:埋地立柱、埋地加固部件、埋地盖板和上加固立柱;埋地加固部件为开设上、下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埋地加固部件与埋地盖板下表面连为一体;埋地立柱贯穿埋地立柱的上、下开口,与埋地盖板下表面连为一体;上加固立柱与埋地盖板上表面连为一体;

7、所述支撑桩部件为柱状结构;支撑桩部件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向的圆柱结构通孔,圆柱结构通孔内壁固定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基于多个格挡板将支撑桩部件的实际内部空间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储存仓,储存仓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结构;所述支撑桩部件的实际内部空间为:圆柱结构通孔外壁与支撑桩部件所构成的空间;

8、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上加固立柱、中间固定片和下加固立柱;上加固立柱与中间固定片上表面连为一体,下加固立柱与中间固定片下表面连为一体;

9、所述上加固立柱设有上开口限位通道,下加固立柱设有有下开口限位通道。

10、可选的,组合桩包括:一个埋地基座组件,一个或多个支撑桩部件,一个或多个固定连接件,以及一个封顶部件;

11、所述埋地基座组件与一个支撑桩部件进行竖直固定连接;基于固定连接件,支撑桩部件与另一支撑桩部件进行竖直固定连接;基于封顶部件对最顶端的支撑桩部件进行封顶。

12、可选的,所述埋地立柱、下加固立柱和上加固立柱为实心柱状结构;埋地盖板和中间固定片为圆形板状结构。

13、可选的,埋地立柱的高度大于埋地加固部件的高度;

14、所述埋地盖板的直径大于埋地立柱、埋地加固部件和上加固立柱三者的横截面直径;

15、所述埋地立柱、埋地加固部件和上加固立柱三者与埋地盖板为同圆心结构。

16、可选的,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二者为相同尺寸的梯形块结构;

17、所述上限位块与圆柱结构通孔顶端的垂直距离为:圆柱结构通孔整体高度的四分之一;

18、所述下限位块与圆柱结构通孔底端的垂直距离为:圆柱结构通孔整体高度的四分之一。

19、可选的,所述埋地盖板上表面设有环形固定槽,支撑桩部件下表面设有适配于环形固定槽的环形固定底座;

20、所述环形固定槽与埋地基座组件为同圆心环形结构;环形固定槽的直径大于埋地加固部件的内径,小于埋地加固部件的内径;环形固定槽的深度不小于4cm。

21、可选的,所述上加固立柱和下加固立柱二者的高度、横截面半径相同;上加固立柱和下加固立柱二者的整体高度均为支撑桩部件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22、所述上加固立柱、下加固立柱二者与中间固定片为同圆心结构;

23、所述上加固立柱、下加固立柱适配于空心柱状结构,中间固定片的直径等于支撑桩部件的直径。

24、可选的,所述上开口限位通道的起始梯形开口设置于上加固立柱上端面边缘;上开口限位通道为:竖直通道结合水平通道的复合结构,所述水平通道末端设有限位下卡口;

25、所述下开口限位通道的起始梯形开口设置于下加固立柱下端面边缘;下开口限位通道为:竖直通道结合水平通道的复合结构,所述水平通道末端设有限位上卡口;

26、所述上开口限位通道适配于上限位块,下开口限位通道适配于下限位块;上开口限位通道轴向设置于上加固立柱外表面,下开口限位通道轴向设置于下加固立柱外表面。

27、可选的,所述限位下卡口与下加固立柱底端的垂直距离,等同于下加固立柱整体高度的四分之一;

28、所述限位上卡口与上加固立柱顶端的垂直距离,等同于下上加固立柱整体高度的四分之一。

29、可选的,所述封顶部件包括封顶片和下加固立柱;

30、所述封顶片的直径等于支撑桩部件的直径,下加固立柱与支撑桩部件下表面连为一体;下加固立柱与支撑桩部件为同圆心结构;

31、所述支撑桩部件的外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搬运把手。

32、(三)有益效果

33、1)本申请中,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埋地基座组件、支撑桩部件、固定连接件、封顶部件共计四类部件,部件数量较少,且彼此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快捷,因此提高了组装的效率,节省了时间。

34、2)本申请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数量固定连接件,进行组合桩的拼接,以便获得不同高度的组合桩,因此可以应用于更多施工场合。

35、3)本申请中,埋地基座组件包括:埋地立柱、埋地加固部件、埋地盖板和上加固立柱,通过埋地立柱稳固地扎根于地面下,基于埋地加固部件进一步增加抓地力,通过埋地盖板提高整体结构的平稳和牢固程度,基于上加固立柱对埋地基座组件以上的结构进行重心稳固;因此,基于前述结构可以增加组合桩的底部稳定性。

36、4)本申请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相应重量的沙土或石子通过上端开口放入对应的储存仓中,进而可调节性地提高组合桩整体结构的可支撑程度,因此本组合桩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建设中。

37、5)本申请中,通过在上加固立柱设置带有限位上卡口的上开口限位通道,在下加固立柱设置带有限位下卡口的下开口限位通道,以便适配于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圆柱结构通孔,进而确保:埋地基座组件与支撑桩部件之间、支撑桩部件和支撑桩部件之间、支撑桩部件与封顶部件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保证组合桩整体的牢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桩为组装式结构,组合桩包括:埋地基座组件(1)、支撑桩部件(2)、固定连接件(3)和封顶部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组合桩包括埋地基座组件、支撑桩部件、固定连接件和封顶部件;埋地基座组件包括:埋地立柱、埋地加固部件、埋地盖板和上加固立柱;埋地加固部件与埋地盖板下表面连为一体;埋地立柱贯穿埋地立柱,与埋地盖板下表面连为一体;上加固立柱与埋地盖板上表面连为一体;支撑桩部件开设有圆柱结构通孔,圆柱结构通孔内壁设有上、下限位块;基于格挡板将支撑桩部件内部划分为多个储存仓;固定连接件包括:上、下加固立柱和中间固定片;上加固立柱与中间固定片上表面连为一体,下加固立柱与中间固定片下表面连为一体;上、下加固立柱设有开口限位通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便捷、结构牢固的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民,杨雪峰,丛瑗,吴俊颖,姜永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