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5194发布日期:2024-01-06 22:5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集雨保水治沙,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


背景技术:

1、干旱沙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风大风多,土质松散,目前人们通过植树造林的方法抵御风沙,避免土地沙漠化。由于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然而荒漠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的匮乏,并且降雨量十分的稀少,再加上荒漠地区的土质疏松,导致降水很快就会流失,而且荒漠地区蒸发强烈,使得本就稀少的水资源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由于水资源得不到补充,使得治沙最关键的植物无法存活下来,最终导致治沙工作举步维艰,目前人们多以集雨保水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将雨水收集起来,植物缺水时将收集的雨水用来灌溉,最终达到治沙的目的。因为沙漠沙子很多,沙子之间的粘附力不强,雨水流入时会混杂沙子,造成现有设备被沙子堵住,在不下雨时现有设备收集口也可能会被风沙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采用了将雨水过滤之后收集起来,保证了沙子不会在储水槽淤积,并且为集雨装置增加了防护的装置,使得装置不会因为漫天的风沙而导致无法工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架,所述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水管,所述主体的前后端顶部设置有两个过滤装置,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檐,所述集水檐的顶端边缘设置有围栏,所述主体的顶部位于集水檐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板,所述主体的前后箱壁上位于集水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上进水口,所述主体的前后箱壁上位于两个过滤装置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下进水口,所述下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接水板,所述主体的侧面顶部位于集水檐的底部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水槽。

3、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前端设置有电机,所述控制箱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雨水感应器,所述雨水感应器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大锥齿轮,所述一号大锥齿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二号大锥齿轮,所述二号大锥齿轮的背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位于二号大锥齿轮的背部活动连接有三号固定板,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二号固定板,所述二号固定板的后方设置有一号固定板,三个固定板均固定在集水檐上。

4、优选的,所述围栏的前后边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围栏之间留有空隙,此空隙为移动槽。

5、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活动连接在主体的前后端位于集水板的底部,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开设有贯通过滤箱顶部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下水口。

6、优选的,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箱,所述防尘箱固定在主体的侧面顶部位于集水檐的底部位置,所述防尘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防尘箱的内部前后端活动连接有有卷杆,所述卷杆外侧设置有防尘布卷,所述卷杆的一端位于防尘箱的内部前端设置有发条盒所述发条盒的内部设置有发条,所述卷杆的顶部位于防尘箱的外侧顶部位置设置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侧面位于两个移动槽之间设置有移动杆,且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与防尘布卷固定连接有防尘布,且所述防尘布穿过开口绕过导向辊表面。

7、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高度等于集水板与接水板顶部之间的距离一致,且过滤箱与二者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向辊活动连接在一号固定板与二号固定板之间。

9、优选的,所述卷杆的一端与发条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条的外侧一端固定在发条盒的内壁上,且所述卷杆与发条盒活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增加了过滤装置,使得收集的雨水经过过滤之后再进行储存,避免了含沙量巨大的雨水进入储水槽内,久而久之导致储水槽淤积。

1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因为过滤箱与各个部件时活动连接的,可以直接将过滤箱插入到集水板和接水板之间,方便了随时可以对过滤箱进行清理。

1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增加了雨水感应器,使得其工作不需要人工操作即可完成,方便快捷。

14、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增加了防尘装置,再没有降水的时候防尘装置会将整个装置覆盖起来,避免了风沙过大,使得装置堆积大量沙子,影响集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架(6),所述主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水管(19),所述主体(1)的前后端顶部设置有两个过滤装置(7),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檐(9),所述集水檐(9)的顶端边缘设置有围栏(10),所述主体(1)的顶部位于集水檐(9)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板(18),所述主体(1)的前后箱壁上位于集水板(18)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上进水口(14),所述主体(1)的前后箱壁上位于两个过滤装置(7)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下进水口(21),所述下进水口(21)的外侧设置有接水板(20),所述主体(1)的侧面顶部位于集水檐(9)的底部设置有防尘装置(8),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储水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前端设置有电机(5),所述控制箱(2)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雨水感应器(3),所述雨水感应器(3)的顶部设置有漏斗(4),所述电机(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大锥齿轮(22),所述一号大锥齿轮(2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二号大锥齿轮(23),所述二号大锥齿轮(2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螺母(17),所述螺纹杆(16)的一端位于二号大锥齿轮的背部活动连接有三号固定板(24),所述螺纹杆(1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二号固定板(15),所述二号固定板(15)的后方设置有一号固定板(13),三个固定板均固定在集水檐(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10)的前后边顶部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与围栏(10)之间留有空隙,此空隙为移动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7)包括过滤箱(701),所述过滤箱(701)活动连接在主体(1)的前后端位于集水板(18)的底部,所述过滤箱(701)的内部开设有贯通过滤箱(701)顶部的过滤槽(704),所述过滤槽(704)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过滤板(702),所述过滤箱(701)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下水口(7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8)包括防尘箱(801),所述防尘箱(801)固定在主体(1)的侧面顶部位于集水檐(9)的底部位置,所述防尘箱(80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809),所述防尘箱(801)的内部前后端活动连接有有卷杆(807),所述卷杆(807)外侧设置有防尘布卷(802),所述卷杆(807)的一端位于防尘箱(801)的内部前端设置有发条盒(805)所述发条盒(805)的内部设置有发条(808),所述卷杆(807)的顶部位于防尘箱(801)的外侧顶部位置设置有导向辊(803),所述导向辊(803)侧面位于两个移动槽(12)之间设置有移动杆(804),且所述移动杆(804)的一端与螺母(17)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804)与防尘布卷(802)固定连接有防尘布(806),且所述防尘布(806)穿过开口(809)绕过导向辊(803)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701)的高度等于集水板(18)与接水板(20)顶部之间的距离一致,且过滤箱(701)与二者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803)活动连接在一号固定板(13)与二号固定板(1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杆(807)的一端与发条(808)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发条(808)的外侧一端固定在发条盒(805)的内壁上,且所述卷杆(807)与发条盒(805)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植物用集雨保水治沙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架,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水管,主体的前后端顶部设置有两个过滤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檐,集水檐的顶端边缘设置有围栏,主体的顶部位于集水檐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板,主体的前后箱壁上位于集水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上进水口,主体的前后箱壁上位于两个过滤装置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下进水口,下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接水板,主体的侧面顶部位于集水檐的底部设置有防尘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水槽。通过装置的工作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以备植物缺水时使用,可以极大地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解决荒漠地区缺水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克什克腾旗林业和草原局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