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6002发布日期:2023-12-29 17:2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海水泛滥而建的堤坝。防洪对岸边进行防洪,使岸边的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但不利的方面在于,防洪堤在遭遇恶劣天气时可能发生决口,发生海水倒灌;现有的防洪堤多砌筑在海岸线上,防洪堤由若干组砌筑在一起的石块组成。当发生恶劣天气时,堤岸朝向海洋的一面不断遭受海浪的冲击,海浪的运动具有巨大的能量,对于堤岸的结构强度造成极大的冲击。

2、授权公告号为cn2137093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包括若干组支撑板组及与各组支撑板组配合使用的板件,所述支撑板组为槽钢结构,所述支撑板组的槽口朝上设置,所述板件为长方体的板材,所述板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组一端的槽口铰接,所述支撑板组背离所述板件的铰接轴的一端与堤岸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组的下端面与路面抵接,所述板件背离其铰接轴的一端与堤岸朝向路面的一侧竖直端面抵紧。当海浪对堤岸造成冲击时,堤岸在本申请中的支撑板组及板件的支撑下,稳定性及结构强度提升,堤岸的抗冲击性提升,降低了海浪越过各组堤岸对道路造成破坏。

3、上述公开的专利中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支护结构的体积较大,移动不便;其固定效果较差,支护结构容易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支护板、插柱a和插柱b;底板与支护板转动连接,底板和支护板上均开设有插柱b插入的多个定位孔b;底板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滑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滚轮,底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栓,安装板上开设有供蝶形螺栓端部插入的限位孔;底板和支护板上均开设有供插柱a插入的定位孔a,插柱a的内部设有中空腔,插柱a的周部沿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与中空腔连通的长条孔,多个长条孔中均转动安装有插杆,中空腔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管,插柱a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螺纹管移动的驱动组件,螺纹管与多个插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杆。

3、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和转盘,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插柱a上,且螺纹管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转盘固定在螺纹杆的端部。

4、优选的,底板的底部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缺口,两侧缺口处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一侧的连接杆的端部固定有连接块,另一侧的连接杆的端部开设有与连接块相契合卡孔,连接块及卡孔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插孔。

5、优选的,安装槽的截面为“t”形的结构。

6、优选的,支护板的连接端固定有半圆柱,半圆柱的直径与支护板的厚度相等。

7、优选的,底板和支护板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8、优选的,底板上的多个定位孔b与支护板上的多个定位孔b一一对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向下拉动滚轮到限定位置,随后转动蝶形螺栓使其端部插入到限位孔内,从而完成对安装板的限位固定,接着将支护板进行折叠,使支护板与底板贴紧,接着可将多个支护结构进行堆叠,从而方便进行移动;将插柱a通过定位孔a插入到泥土里,随后通过转盘驱动螺纹杆转动,在螺纹管和连杆的配合工作下,驱动插杆旋转,使得插杆插入到泥土中,从而可防止插柱a产生移动,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支护结构方便进行移动,其固定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护板(2)、插柱a(3)和插柱b(5);底板(1)与支护板(2)转动连接,底板(1)和支护板(2)上均开设有插柱b(5)插入的多个定位孔b(12);底板(1)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02),安装槽(102)中滑动设置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滚轮(13),底板(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栓(14),安装板(6)上开设有供蝶形螺栓(14)端部插入的限位孔;底板(1)和支护板(2)上均开设有供插柱a(3)插入的定位孔a(11),插柱a(3)的内部设有中空腔(301),插柱a(3)的周部沿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与中空腔(301)连通的长条孔(302),多个长条孔(302)中均转动安装有插杆(9),中空腔(301)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管(8),插柱a(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螺纹管(8)移动的驱动组件,螺纹管(8)与多个插杆(9)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7)和转盘(17),螺纹杆(7)转动安装在插柱a(3)上,且螺纹管(8)与螺纹杆(7)螺纹连接,转盘(17)固定在螺纹杆(7)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部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缺口(101),两侧缺口(101)处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4),一侧的连接杆(4)的端部固定有连接块(15),另一侧的连接杆(4)的端部开设有与连接块(15)相契合卡孔(401),连接块(15)及卡孔(401)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插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槽(102)的截面为“t”形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护板(2)的连接端固定有半圆柱(18),半圆柱(18)的直径与支护板(2)的厚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1)和支护板(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的多个定位孔b(12)与支护板(2)上的多个定位孔b(12)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洪堤围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支护板、插柱A和插柱B;底板与支护板转动连接;底板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滑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滚轮,底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栓,安装板上开设有供蝶形螺栓端部插入的限位孔;底板和支护板上均开设有供插柱A插入的定位孔A,插柱A的内部设有中空腔,插柱A的周部沿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与中空腔连通的长条孔,多个长条孔中均转动安装有插杆,中空腔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管,插柱A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螺纹管移动的驱动组件,螺纹管与多个插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杆。本技术所设置的支护结构方便进行移动,其固定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蒋飞,吴志航,王佳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绿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