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的配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5360发布日期:2023-12-21 20:3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装载机的配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辆配重部件,具体为装载机的配重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保证装载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平衡,其尾部都需要加装配重,根据装载机装载的物料不同,其所需的配重也不同,但是现有的装载机配重大多数都是一体的结构,这样导致装载机不能根据使用情况,合理的调整配重的重量,配重过轻容易导致装载机倾覆,配重过重又降低了装载效率增加了能源损耗,因此需要装载机的配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装载机的配重结构,解决了装载机不能根据物料合理调整配重重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包括主配重,所述主配重内设有解锁组件,所述主配重下对应解锁组件的位置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在主配重下,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卡块通过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连接柱内,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卡块通过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在连接柱内。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配重上设有连接板,所述主配重的侧面开设有对接槽,所述主配重下设有副配重。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副配重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位置与连接柱相对应,所述连接槽内开设有第一卡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卡槽的位置与第一卡块相对应,所述连接槽内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与第二卡块相对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主配重内,所述转轴的侧面设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的侧面设有线缆。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缆连接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侧面,所述线缆的侧面靠近第一卡块的位置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在放置槽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缆的侧面靠近第二卡块的位置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在放置槽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该装载机的配重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当需要加装配重时,将副配重通过连接槽与连接柱对接并向上移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受到连接槽的挤压,向连接柱内收缩,当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对齐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推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向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移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将副配重卡住,实现了加装副配重时的自动固定,实现快速加装配重重量的目的。

11、2、该装载机的配重结构,通过设置转轴和线缆,当需要减轻配重时,通过转轴旋转收卷轮,收卷轮旋转时将线缆收卷,线缆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侧面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向连接柱内收缩,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离,副配重解除锁定,实现快速拆卸副配重的目的。

12、3、该装载机的配重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对第一卡块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卡块稳定在连接柱的侧面,并在第一卡块向连接柱内收缩后推动其快速复位,第二弹簧对第二卡块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二卡块稳定在连接柱的侧面,并在第二卡块向连接柱内收缩后推动其快速复位。



技术特征:

1.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包括主配重(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配重(1)内设有解锁组件(5),所述主配重(1)下对应解锁组件(5)的位置设有锁紧组件(6),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连接柱(601),所述连接柱(601)设在主配重(1)下,所述连接柱(601)内开设有放置槽(608),所述放置槽(608)内设有第一弹簧(604),所述第一弹簧(604)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块(603),所述第一卡块(603)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02),所述第一卡块(603)通过第一滑槽(602)滑动连接在连接柱(601)内,所述放置槽(608)内设有第二弹簧(605),所述第二弹簧(605)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606),所述第二卡块(606)上开设有第二滑槽(607),所述第二卡块(606)通过第二滑槽(607)滑动连接在连接柱(6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配重(1)上设有连接板(2),所述主配重(1)的侧面开设有对接槽(4),所述主配重(1)下设有副配重(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配重(3)上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槽(7)的位置与连接柱(601)相对应,所述连接槽(7)内开设有第一卡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9)的位置与第一卡块(603)相对应,所述连接槽(7)内开设有第二卡槽(8),所述第二卡槽(8)的位置与第二卡块(606)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5)包括转轴(501),所述转轴(501)转动连接在主配重(1)内,所述转轴(501)的侧面设有收卷轮(502),所述收卷轮(502)的侧面设有线缆(5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503)连接在第一卡块(603)和第二卡块(606)的侧面,所述线缆(503)的侧面靠近第一卡块(603)的位置设有第一滑轮(504),所述第一滑轮(504)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07),所述第一支撑架(507)设在放置槽(608)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503)的侧面靠近第二卡块(606)的位置设有第二滑轮(506),所述第二滑轮(506)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505),所述第二支撑架(505)设在放置槽(608)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装载机的配重结构,属于车辆配重部件技术领域,其包括主配重,所述主配重内设有解锁组件,所述主配重下对应解锁组件的位置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在主配重下,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一弹簧。该装载机的配重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将副配重通过连接槽与连接柱对接并向上移动,当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对齐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推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向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移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将副配重卡住,实现了加装副配重时的自动固定,实现快速加装配重重量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阳,牛国亮,辛运来,钱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一局集团城轨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