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斜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7985发布日期:2023-12-29 20:5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斜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基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斜桩。


背景技术:

1、基坑工程中部分支护形式需要斜向压入钢管,例如专利201310380449.0中涉及的一种可回收直立式钢管前撑围护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2、在软土地区,斜桩压入钢管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超孔隙水压力,对土体产生了较大的扰动,使得斜桩的承载力急剧降低,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常规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土体加固,例如预打旋喷桩、注浆加固等。但是,上述方法无法彻底解决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问题,且增加了施工工序,造成工期和造价浪费,事倍功半。

3、基于以上问题,目前尚缺乏一种斜桩能够解决超孔隙水压力无法消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水斜桩。

2、一种排水斜桩,包括:

3、围护结构;

4、斜桩,倾斜地穿设在基坑的内部,所述斜桩的上部经围檩与所述围护结构的上部固定连接;

5、排水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斜桩的外表面上,所述排水单元能够形成排水通道,以对超孔隙水压力进行消散。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单元包括排水板,所述排水板沿所述斜桩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且所述排水板通过绑扎或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斜桩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板的截面长度为8-10cm,厚度4-5mm,所述排水板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斜桩的长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板为塑料排水板、土工织物或滤水板。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桩上设有囊袋,所述囊袋与所述斜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单元设置在所述斜桩和囊袋的外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桩通过注浆孔与所述囊袋相连通,所述囊袋注浆后形成加固体。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护结构为灌注桩、工法桩、预制桩中的一种或组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桩为钢管、预制桩、型钢中的一种或组合。

13、上述排水斜桩,通过在斜桩的外表面设置排水单元,利用排水单元形成排水通道,其可以对超孔隙水压力进行消散,并能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并且,排水单元还能起到排水固结的作用,软土固结后,斜桩的承载力可得到提升;此外,排水单元作为排水通道,基坑内土体固结后强度增加,也可以提高基坑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包括排水板,所述排水板沿所述斜桩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且所述排水板通过绑扎或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斜桩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的截面长度为8-10cm,厚度4-5mm,所述排水板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斜桩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为塑料排水板、土工织物或滤水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上设有囊袋,所述囊袋与所述斜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单元设置在所述斜桩和囊袋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通过注浆孔与所述囊袋相连通,所述囊袋注浆后形成加固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为灌注桩、工法桩、预制桩中的一种或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斜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为钢管、预制桩、型钢中的一种或组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斜桩,包括:围护结构;斜桩,倾斜地穿设在基坑的内部,所述斜桩的上部经围檩与所述围护结构的上部固定连接;排水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斜桩的外表面上,所述排水单元能够形成排水通道,以对超孔隙水压力进行消散。本技术通过在斜桩的外表面设置排水单元,利用排水单元形成排水通道,其可以对超孔隙水压力进行消散,并能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并且,排水单元还能起到排水固结的作用,软土固结后,斜桩的承载力可得到提升;此外,排水单元作为排水通道,基坑内土体固结后强度增加,也可以提高基坑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国荣,尹骥,孔令荣,俞海洲,卫佳琦,李想,马宗玉,海明雷,张启瑞,刘胤,徐司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