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及海绵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9726发布日期:2023-12-06 22: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及海绵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城市道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及海绵道路。


背景技术:

1、我国水资源呈整体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很多地区存在水量不足或水质型缺水的局面。雨水在降落、汇集过程中携带大量地表污染物,严重污染河流。同时,雨水是一种非传统水资源,雨水入渗能涵养地下水源,雨水回用能弥补部分水资源不足状况,又能减少河流的面源污染。海绵城市建设终极目标为雨洪管理,其综合控制目标包括雨水总量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雨水污染控制和峰值削减,而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落实。

2、目前,道路因为其绿化带较少,硬质路面多,呈长条形,不能很好的实施海绵化改造,可利用的海绵化技术较少,无法满足不同情形下的道路海绵实施及既有道路的海绵改造。现有路面对雨水渗透性差,路面积水问题严重,难以利用路面雨水补充地下水,对路面雨水的循环利用率低下。另外,现有道路存在雨水面源污染的问题,路面雨水中夹杂的污染物会堵塞雨水篦子,导致路面积水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及海绵道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方面,提供一种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具有滞蓄区,滞蓄区具有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雨水进口用于路面的雨水流入,流入滞蓄区的一部分雨水下渗并储存在地下,一部分雨水从雨水出口溢出流回至路面。

4、进一步地,滞蓄区的内表面整体呈下凹的碗状结构。

5、进一步地,滞蓄区的下部设有石笼墙,以对雨水进行部分渗透。

6、进一步地,石笼墙的顶部和侧边均采用渗透土工布包裹。

7、进一步地,滞蓄区由上向下铺设有回填土层、级配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基层的顶部和侧边采用渗透土工布包裹。

8、进一步地,回填土层的下表面距滞蓄区的中心最低点的距离为600mm,级配碎石基层的厚度为750mm。

9、进一步地,滞蓄区的回填土层表面栽种有绿色植物。

10、进一步地,级配碎石基层的下方具有渗透土壤层,回填土层的下方设有渗透柱,渗透柱的顶端位于级配碎石层的顶层的渗透土工布下方,渗透柱的下端位于渗透土壤层中。

11、进一步地,渗透柱包括pvc管,pvc管内充填碎石,pvc管的管壁穿孔,pvc管的侧壁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12、进一步地,渗透柱的顶端设有盖板,盖板设有透水孔。

13、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海绵道路,设有上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及海绵道路,滞蓄模块能储存一定雨水,对错峰削峰具有一定作用,对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具有贡献;而且,在无雨水期间,滞蓄模块可用于调蓄,涵养地下水;通过在滞蓄模块设置渗透柱可以减少路面雨水量,减弱管网排水压力,提升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滞蓄区(4),所述滞蓄区(4)具有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5),所述雨水进口用于路面的雨水流入,流入所述滞蓄区(4)的一部分雨水下渗并储存在地下,一部分雨水从所述雨水出口(5)溢出流回至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滞蓄区(4)的内表面整体呈下凹的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滞蓄区(4)的下部设有石笼墙(12),以对雨水进行部分渗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墙(12)的顶部和侧边均采用渗透土工布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滞蓄区(4)由上向下铺设有回填土层(13)、级配碎石基层(14),所述级配碎石基层(14)的顶部和侧边采用渗透土工布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13)的下表面距所述滞蓄区(4)的中心最低点的距离为600mm,所述级配碎石基层(14)的厚度为75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13)表面栽种有绿色植物(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基层(14)的下方具有渗透土壤层(16),所述回填土层(13)的下方设有渗透柱(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柱(17)包括pvc管,所述pvc管内充填碎石(18),所述pvc管的管壁穿孔;

10.一种海绵道路,其特征在于,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路面雨水滞蓄模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路面雨水滞蓄模块及海绵道路,具有滞蓄区,所述滞蓄区具有雨水进口和雨水出口,所述雨水进口用于路面的雨水流入,流入所述滞蓄区的一部分雨水下渗并储存在地下,一部分雨水从所述雨水出口溢出流回至路面。本申请能够避免路面雨水积存,而且在无雨水期间,滞蓄模块可用于调蓄,涵养地下水。

技术研发人员:赵昕,李茂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