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2038发布日期:2024-03-25 19:0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降水井在后期垫层施工时降水管线从降水井上部伸出然后架起来,管线铺在垫层上部,管线又多又乱,阻碍施工人员活动,机械走动需频繁挪管线,还容易被压坏,既不便又危险,为了维护降水管线需要多名工人,维护成本高,而且降水井维修可能造成地下水上浮,甚至造成“泡槽”,影响施工质量,且会耽误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将降水管线预埋在垫层下,有效防止降水管线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的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3、一种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降水井上的钢护筒,所述钢护筒上设置有降水组件;

4、所述降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降水井中的抽水泵,所述钢护筒顶部设置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自由端设置在所述降水井中、并设置有所述抽水泵;

5、所述降水井的井口上方、所述钢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排水横管,所述排水横管一端设置在所述钢护筒内部、并与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排水横管另一端穿出所述通孔埋在土层中;

6、所述通孔上方、所述钢护筒外壁设置有上环形板和下环形板,所述土层上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下环形板高于土层、并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中。

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

8、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出水软管,所述第一出水软管端部设置有u形连管,所述u形连管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出水软管;

9、所述第二出水软管端部设置有l形弯头,所述l形弯头端部设置有所述排水横管;

10、通过设置所述u形连管和所述l形弯头,能够防止抽水管道弯折。

11、所述u形连管与所述固定横杆之间设置有吊绳。

12、所述固定横杆采用木方或钢管。

13、组装式,首先将一小段排水横管穿过所述通孔并安装所述l形弯头、所述第二出水软管和所述u形连管,之后将所述钢护筒吊起,将所述钢护筒下端插设在降水将中(所述排水横管高于降水井),土层上根据所述排水横管位置挖管线沟,将所述排水横管放置在线沟中,之后将使用砖块将钢护筒外围的下环形板撑起,保证下环形板高于土层,钢护筒稳定后,将所述抽水泵使用拉绳下放至降水井中,所述抽水泵下方时所述第一出水软管已安装在抽水泵上,之后将所述第一出水软管与所述u形连管连接,最后将所述固定横杆放置在钢护筒顶部,将所述拉绳捆绑在固定横杆上,最后延伸所述排水横管、并将线沟掩埋,将排水横管掩埋在涂土层中,完成安装;

14、安装完成后通电降水,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所述下环形板浇筑在混凝土垫层中从而对钢护筒进行进一步限位固定。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将降水管线预埋在垫层下,有效防止降水管线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降水井上的钢护筒,所述钢护筒上设置有降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出水软管,所述第一出水软管端部设置有u形连管,所述u形连管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出水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管与所述固定横杆之间设置有吊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杆采用木方或钢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垫层下埋管线的降水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降水井上的钢护筒,钢护筒上设置有降水组件,降水组件包括设置在降水井中的抽水泵,钢护筒顶部设置有固定横杆,固定横杆上设置有拉绳,拉绳自由端设置在降水井中、并设置有抽水泵,降水井的井口上方、钢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设置有排水横管,排水横管一端设置在钢护筒内部、并与抽水泵连接,排水横管另一端穿出通孔埋在土层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将降水管线预埋在垫层下,有效防止降水管线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郭阳阳,郭新川,赵钥铭,王亚坤,赵海峰,张汝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