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9138发布日期:2024-02-26 16:3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边坡支护及特大滑坡防范支护,特别是涉及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高原、丘陵和山地占了我国土地面积约70%,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再者,在土建工程中平整场地时常常遇到山体的大开挖、放坡等情况,需要对周边山体进行切削,而切削作业会破坏原有的平衡。为了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必须对边坡采取支护、加固和防护措施。

2、格构梁支护结构是边坡加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格构梁支护结构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进行边坡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加以固定的一种边坡支护技术,格构梁的作用是将锚索提供的抗力,分散地覆盖在边坡上,相当于覆盖在边坡上的一张网,防止边坡上岩土体滑落,格构梁支护结构施工时,不需要大开挖即可施工,施工成本较低,并且不受高度限制,几百米的边坡都能处理,但是如公开号为cn205000342u,专利名称为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梁的中国专利中记载,需要先施工格构梁,等待钢筋混凝格梁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钻孔、锚孔注浆,张拉锚索,达到设计要求时锚具锁定,锚头封闭,完成施工,施工程序多,施工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快速施工,有效减小边坡支护的施工工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多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多根纵向格构梁和多根横向格构梁,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用于埋设固定于边坡;各纵向格构梁沿所述边坡的纵向方向设置;各横向格构梁沿所述边坡的横向方向设置,所述纵向格构梁与所述横向格构梁的交叉处形成交叉部,各所述交叉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4、优选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包括桩身本体、楔形部和连接部,所述楔形部与所述桩身本体的一端一体连接设置,所述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桩身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楔形部的横截面面积在远离所述桩身本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桩身本体与所述交叉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各所述纵向格构梁和所述横向格构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还包括多根热轧带肋钢筋,各所述热轧带肋钢筋埋设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中并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各所述热轧带肋钢筋形成所述连接部,所述热轧带肋钢筋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部分用于埋设于所述交叉部中以将所述交叉部与所述制钢筋混凝土桩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桩身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连接部包括四根所述热轧带肋钢筋,四根所述热轧带肋钢筋设置在所述桩身本体中,且各所述热轧带肋钢筋沿所述桩身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通长埋设。

7、优选的,所述纵向格构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导水槽,所述横向格构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导水槽,所述纵向导水槽与所述横向导水槽在所述交叉部的顶部连接并连通,所述纵向导水槽和所述横向导水槽的顶面均低于所述边坡的外表面。

8、优选的,在各所述纵向格构梁顶面的两侧边沿固定设置两个纵向护水体,在各所述横向格构梁顶面的两侧边沿固定设置两个横向护水体,两个所述纵向护水体与所述纵向格构梁的顶面形成所述纵向导水槽,两个所述横向护水体与所述横向格构梁的顶面形成所述横向导水槽,所述纵向护水体和所述横向护水体的顶面低于所述边坡的外表面。

9、优选的,所述纵向护水体和所述横向护水体均为实心混凝土护水体,且所述纵向护水体和所述横向护水体均为三角形。

10、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在各纵向格构梁和横向格构梁交叉处的交叉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其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采用工厂批量预制生产,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直接通过装置打入边坡的土体内,相较于锚索将格构梁与边坡固定,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先打入边坡的土体内,不需要像锚索那样等待现浇的格构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在进行施工,并且锚索施工程序多,因此,预制成形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可在边坡现场快速施工,可大大减小边坡支护的施工工期,并且现浇的格构梁能够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一个整体对边坡护坡和支护起到很好的效果。

12、进一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楔形部能够方便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打入边坡的土体中;

13、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横向导水槽和纵向导水槽,易于边坡的排水导水以降低边坡含水量,避免边坡含水量大而发生滑坡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包括桩身本体、楔形部和连接部,所述楔形部与所述桩身本体的一端一体连接设置,所述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桩身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楔形部的横截面面积在远离所述桩身本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桩身本体与所述交叉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纵向格构梁和所述横向格构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还包括多根热轧带肋钢筋,各所述热轧带肋钢筋埋设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中并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各所述热轧带肋钢筋形成所述连接部,所述热轧带肋钢筋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部分用于埋设于所述交叉部中以将所述交叉部与所述制钢筋混凝土桩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连接部包括四根所述热轧带肋钢筋,四根所述热轧带肋钢筋设置在所述桩身本体中,且各所述热轧带肋钢筋沿所述桩身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通长埋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格构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导水槽,所述横向格构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导水槽,所述纵向导水槽与所述横向导水槽在所述交叉部的顶部连接并连通,所述纵向导水槽和所述横向导水槽的顶面均低于所述边坡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纵向格构梁顶面的两侧边沿固定设置两个纵向护水体,在各所述横向格构梁顶面的两侧边沿固定设置两个横向护水体,两个所述纵向护水体与所述纵向格构梁的顶面形成所述纵向导水槽,两个所述横向护水体与所述横向格构梁的顶面形成所述横向导水槽,所述纵向护水体和所述横向护水体的顶面低于所述边坡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护水体和所述横向护水体均为实心混凝土护水体,且所述纵向护水体和所述横向护水体均为三角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结构,涉及边坡支护及特大滑坡防范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多根纵向格构梁和多根横向格构梁,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用于埋设固定于边坡,且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成阵列设置;各纵向格构梁沿边坡的纵向方向设置;各横向格构梁沿边坡的横向方向设置,纵向格构梁与横向格构梁的交叉处形成交叉部,各交叉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快速施工,有效减小边坡支护的施工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达,刘慧宁,王庆,王永洪,郝红升,张广帅,刘宪,董金迎,周运刚,苏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绿色理工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