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7109发布日期:2024-03-25 18:38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浇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1、桩基础是一种承载能力高、适用范围广、历史久远的基础形式,桩是将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载传递给地基土并具有一定刚度和抗弯能力的传力构件,其横截面尺寸远小于其长度,在浇筑桩基础时,通常会用到混凝土灌车。

2、现有的混凝土灌车,移动到浇筑场地中,与混凝土运输车配合进行桩基础浇筑,由于混凝土灌车的体积较大,只能适用于地面上的浇筑,无法对一些高层的施工进行浇筑,较为不便。

3、因此现在研发出了一种能够移动至多种工程施工场地中进行浇筑的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混凝土灌车,只能适用于地面上的浇筑,无法对一些高层的施工进行浇筑,较为不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移动至多种工程施工场地中进行浇筑的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包括有行架、车轮、中管架、固定管、内软管、八棱料斗、顶盖和限流机构,行架前后两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多个车轮,行架左右两部上侧均连接有中管架,中管架之间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内部连接有内软管,固定管右侧连接有八棱料斗,八棱料斗与内软管连接,八棱料斗上部卡接有顶盖,行架上设有能够限制混凝土流量的限流机构。

3、可选地,限流机构包括有双向丝杆、扭柄和卡块,行架后部上侧转动式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上部连接有扭柄,双向丝杆上下两部均螺纹式连接有卡块,卡块均与行架滑动式连接,转动扭柄,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使得卡块相互靠近,挤压内软管,控制混凝土流量。

4、可选地,还包括有居中机构,居中机构包括有弹簧杆和对中弧垫,八棱料斗前后两部右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多个弹簧杆,弹簧杆之间连接有对中弧垫,将两台行架移动至桩基础浇筑区域,使八棱料斗相互卡接,形成八棱形结构,对中弧垫与桩接触,弹簧杆收缩,对桩进行限位。

5、可选地,八棱料斗上设有喷头。

6、可选地,八棱料斗上设有组装件。

7、可选地,顶盖上设有把手。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车轮将行架移动至桩基础浇筑区域,将内软管与混凝土运输机连接,向内软管中通入混凝土,混凝土进入八棱料斗中,再通过喷头浇筑在桩基础中,达到了能够移动至多种工程施工场地中进行浇筑的效果。

9、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台行架移动至桩基础浇筑区域,使八棱料斗相互卡接,形成八棱形结构,对中弧垫与桩接触,弹簧杆收缩,对桩框架进行限位,达到了在浇筑时能够使桩框架保持居中,避免桩倾斜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行架(1)、车轮(2)、中管架(3)、固定管(4)、内软管(5)、八棱料斗(6)、顶盖(7)和限流机构(8),行架(1)前后两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多个车轮(2),行架(1)左右两部上侧均连接有中管架(3),中管架(3)之间连接有固定管(4),固定管(4)内部连接有内软管(5),固定管(4)右侧连接有八棱料斗(6),八棱料斗(6)与内软管(5)连接,八棱料斗(6)上部卡接有顶盖(7),行架(1)上设有能够限制混凝土流量的限流机构(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其特征是:限流机构(8)包括有双向丝杆(81)、扭柄(82)和卡块(83),行架(1)后部上侧转动式连接有双向丝杆(81),双向丝杆(81)上部连接有扭柄(82),双向丝杆(81)上下两部均螺纹式连接有卡块(83),卡块(83)均与行架(1)滑动式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居中机构(9),居中机构(9)包括有弹簧杆(91)和对中弧垫(92),八棱料斗(6)前后两部右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多个弹簧杆(91),弹簧杆(91)之间连接有对中弧垫(9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其特征是:八棱料斗(6)上设有喷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其特征是:八棱料斗(6)上设有组装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其特征是:顶盖(7)上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浇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移动至多种工程施工场地中进行浇筑的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一种工程上通用的桩基础浇筑设备,包括有行架、车轮、中管架、固定管和内软管等,行架前后两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多个车轮,行架左右两部上侧均连接有中管架,中管架之间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内部连接有内软管。本技术通过车轮将行架移动至桩基础浇筑区域,将内软管与混凝土运输机连接,向内软管中通入混凝土,混凝土进入八棱料斗中,再通过喷头浇筑在桩基础中,达到了能够移动至多种工程施工场地中进行浇筑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宏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