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

文档序号:37098255发布日期:2024-02-22 20:5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行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基坑内支撑通常采用砼支撑和钢支撑组合的形式,受钢支撑材料及施工工艺影响,钢支撑采用对撑时,基坑阴角转角处受力较为薄弱,通常采取在此处增设三角撑增加基坑施工安全性。

2、公开号为“cn2183739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包括上部支撑架和下部支撑架,所述上部支撑架和所述下部支撑架均安装在地连墙的垂直墙角处,所述下部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上部支撑架下方,所述上部支撑架包括两个上下堆叠设置的第一三角钢牛腿,所述第一三角钢牛腿,所述第一三角钢牛腿包括两条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钢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一侧钢板均通过第一膨胀螺栓与所述地连墙的墙面固定连接。

3、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基坑角撑装置虽然可以基本满足对基坑转角支撑加固的效果,在对于不同深度的基坑往往需要安装多组装置进行角撑加固,而装置与装置之间的安装间距过长容易影响角撑整体效果稳定性,而安装间距过短意味着装置要安装更多,因此也容易耗费人工,若每次通过测量标记来达到恒定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标记位置也会因安装操作导致一定偏差,因此也容易影响到基坑支撑角支撑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调节杆,所述下支撑架焊接在上支撑架的下端,所述上支撑架的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公头,所述调节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母头,所述连接母头远离调节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侧对称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调节杆下端的连接母头通过插槽和上支撑架上端的连接公头插接,所述连接公头和卡孔卡接。

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撑架的内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斜筋和第二斜筋,所述下支撑架的外侧对称焊接有角板,所述下支撑架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

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包括套杆和套管,所述套杆的上端滑动连接在套管内侧,所述套杆的外侧等距离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套管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手拧螺栓,所述手拧螺栓的螺纹端贯穿套管管壁和套杆外侧其中一个调节螺孔螺纹安装。

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杆的外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套杆的上端通过第一限位槽滑动连接在套管内侧,所述套管的内侧开设有穿孔,所述手拧螺栓的螺纹端贯穿穿孔。

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公头包括插套,所述上支撑架上端的插套和调节杆下端的连接母头插接,所述插套的内侧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对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限位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限位板的一端滑动贯穿插套套壁,所述卡块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和调节杆下端的连接母头卡孔卡接。

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套的内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导向柱,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导向柱外侧,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贯穿弹簧的中部。

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孔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推块的外侧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推块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槽和限位块滑动连接。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第一、通过在上支撑架上安装连接公头,在连接公头和调节杆上的连接母头插接过程中,连接母头对连接公头上凸出的卡块斜面造成挤压,同时卡块连接的限位板在插套内侧相对靠近滑动并压缩弹簧,当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插入后,弹簧复位推动限位板连接的卡块卡入到连接母头的卡孔中固定即可,从而无需测量也使得上支撑架之间的安装间距保持一致性,也保障了多角撑装置安装时的稳定性;

12、第二、通过套杆的一端在套管内限位滑动,而套杆外侧等距离开设的调节螺孔,利用套管外侧的手拧螺栓与套杆外侧其中一个调节螺孔进行配合固定,可以方便根据基坑墙面深度,对装置间距进行调节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4)和调节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4)焊接在上支撑架(1)的下端,所述上支撑架(1)的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公头(6),所述调节杆(7)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母头(8),所述连接母头(8)远离调节杆(7)的一端开设有插槽(15),所述插槽(15)的内侧对称开设有卡孔(14),所述卡孔(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推块(9),所述调节杆(7)下端的连接母头(8)通过插槽(15)和上支撑架(1)上端的连接公头(6)插接,所述连接公头(6)和卡孔(14)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1)的内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斜筋(2)和第二斜筋(3),所述下支撑架(4)的外侧对称焊接有角板(5),所述下支撑架(4)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7)包括套杆(702)和套管(701),所述套杆(702)的上端滑动连接在套管(701)内侧,所述套杆(702)的外侧等距离开设有调节螺孔(704),所述套管(701)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手拧螺栓(703),所述手拧螺栓(703)的螺纹端贯穿套管(701)管壁和套杆(702)外侧其中一个调节螺孔(704)螺纹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702)的外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所述套杆(702)的上端通过第一限位槽(11)滑动连接在套管(701)内侧,所述套管(701)的内侧开设有穿孔(17),所述手拧螺栓(703)的螺纹端贯穿穿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公头(6)包括插套(602),所述上支撑架(1)上端的插套(602)和调节杆(7)下端的连接母头(8)插接,所述插套(602)的内侧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板(603),所述限位板(603)的对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弹簧(604),所述限位板(603)远离弹簧(6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601),所述卡块(601)远离限位板(603)的一端滑动贯穿插套(602)套壁,所述卡块(601)远离限位板(603)的一端和调节杆(7)下端的连接母头(8)卡孔(14)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602)的内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导向柱(16),所述限位板(603)滑动连接在导向柱(16)外侧,所述导向柱(16)的一端贯穿弹簧(604)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所述推块(9)的外侧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所述推块(9)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槽(12)和限位块(13)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涉及建筑行业领域,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调节杆,所述下支撑架焊接在上支撑架的下端,所述上支撑架的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公头,所述调节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母头。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上支撑架上安装连接公头,在连接公头和调节杆上的连接母头插接过程中,连接母头对连接公头上凸出的卡块斜面造成挤压,同时卡块连接的限位板在插套内侧相对靠近滑动并压缩弹簧,当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插入后,弹簧复位推动限位板连接的卡块卡入到连接母头的卡孔中固定即可,从而无需测量也使得上支撑架之间的安装间距保持一致性,也保障了多角撑装置安装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佳楠,蔡东升,戴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