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后注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7999发布日期:2024-02-07 12:2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后注浆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墙后注浆管。


背景技术:

1、地铁因载运量大、污染小以及不占用地面空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车站作为交通转换点,多数建于地面以下,长期受到周围岩土压力及地下水压力的影响,且地下水会通过车站薄弱点(施工缝、变形缝、车站混凝土浇筑缺陷等)渗透到结构内部,危及车站结构质量,若在后期运营期间发生渗漏,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且运营期间堵漏会产生更加高昂的费用,而这些渗漏点绝大部分是从车站侧墙开始的,因此能够保证侧墙不发生渗漏,可以说就保证了车站的质量安全。因此,在侧墙防水与围护结构之间预埋注浆管进行注浆,而现有的注浆管在安装时通过铁丝固定,安装复杂,无法与找平面紧密贴合,同时磨损厉害导致注浆管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后注浆管,墙后注浆管使用寿命长,通过拐角处设置橡胶耐磨套避免90°转角处的围护结构对墙后注浆管的磨损,墙后注浆管通过固定可紧密贴合围护结构找平面安装。

2、本实用新型解决此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后注浆管,预埋于侧墙防水与围护结构之间,所述墙后注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

3、所述第一管段固定于围护结构挡土墙上,第一管段长度不小于1米,所述第二管段竖直贴合车站围护结构找平面设置,所述第三管段水平设置于底板,第三管段的长度不小于0.5米;所述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上每隔一段距离开设一个注浆孔,若干注浆孔按相差90°顺时针螺旋式排布直到围护桩顶板顶标高下方20-80cm的距离;

4、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连接处套设有橡胶耐磨套,所述橡胶耐磨套的内侧为格纹结构,所述橡胶耐磨套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连接处的外径。

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6、优选的是,第三管段的端头密封。

7、优选的是,所述注浆孔用透明胶带缠绕,和/或所述注浆孔上固定有滤网;

8、当既有透明胶带和滤网时,由外到内依次为透明胶带、滤网和注浆孔。

9、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段通过若干固定座固定于围护结构找平面,所述固定座的间距不大于2米;

10、所述固定座包括u形座、调节螺杆和限位板;所述u形座固定于围护结构找平面,所述第二管段穿所述u形座,所述调节螺杆穿过u形座,调节螺杆位于u形坐内的一侧与限位板固定。

11、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待主体结构顶板浇筑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墙后注浆管进行双液浆注浆,墙后注浆管使用寿命长,通过拐角处设置橡胶耐磨套避免90°转角处的围护结构对墙后注浆管的磨损,墙后注浆管通过固定可紧密贴合围护结构找平面安装。

1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墙后注浆管,预埋于侧墙防水与围护结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后注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后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后注浆管,其特征在于,第三管段的端头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后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用透明胶带缠绕,和/或所述注浆孔上固定有滤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后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通过若干固定座固定于围护结构找平面,所述固定座的间距不大于2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后注浆管,预埋于车站侧墙防水与围护结构之间,所述墙后注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固定于围护结构挡土墙上,第一管段长度不小于1米,所述第二管段竖直贴合围护结构找平面设置,所述第三管段水平设置于底板,第三管段的长度不小于0.5米;所述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上每隔一段距离开设一个注浆孔,若干注浆孔按相差90°顺时针螺旋式排布直到结构顶板顶标高下方20‑80cm的距离。本技术墙后注浆管使用寿命长,通过拐角处设置橡胶耐磨套避免90°转角处的围护结构对墙后注浆管的磨损,墙后注浆管通过固定可紧密贴合围护结构找平面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唐聪明,文斌,罗鑫,谢雄勇,李子钧,吴军林,何浩,黄淼,田巍,徐聪,尹垚,王凯,刘奔宇,裴钰,李悦澳,檀俊珍,余宽,王君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