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1558发布日期:2024-04-18 11:2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基坑止水降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扩张、人口密集,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日益加大,地下空间的开发如火如荼,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基坑工程。现有的基坑地下水止水降水结构一般采用设置在止水帷幕内部的降水井来进行降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坑内作业工种多,还涉及土方挖运,时常会发生降水井损坏的情况,土方挖运常常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坑内降水井及其排水设施会对土方挖运机械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现有的降水井在使用过程中还易造成上层滞水层和潜水地层的地下水损失导致对基坑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包括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电梯井封堵结构,所述电梯井封堵结构设置在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内部,在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内部与所述电梯井封堵结构之间的间隙中还设置有若干个坑内浅井,在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外围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坑外深井,所述坑内浅井和坑外深井内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分别通过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底部位于承压含水层的内部且不穿透所述承压含水层。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坑外深井包括实管a和过滤管a,其中,所述过滤管a呈垂直设置在承压含水层的内部,所述实管a呈垂直设置在上层滞水层、潜水地层和隔水层的内部,其底部与所述过滤管a的顶部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坑内浅井包括实管b和过滤管b,其中,所述过滤管b呈垂直设置在潜水地层的内部,所述实管b呈垂直设置在上层滞水层的内部,其底部与所述过滤管b的顶部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坑内浅井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真空井点、管井或者喷射井点。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电梯井封堵结构为五面围闭结构。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水表。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在非落底式止水帷幕外围设置坑外深井,降低了基坑内部降水井和排水管道的密度,除了能减少土方挖运施工过程对降水井的损坏利于降水井自身保护外,同时也便于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土方挖运,避免对大型机械设备的施工造成影响,提升了施工的便利性。

12、2、坑外深井的实管b位于上层滞水层潜水地层和隔水层中,不会造成上层滞水层和潜水地层的地下水损失;坑外深井的过滤管a位于承压含水层中,抽取的地下水为承压含水层中的水,抽水对象明确,实行按需抽水,只要满足坑底抗突涌稳定性要求即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坑内浅井实管b位于上层滞水层中,上层滞水可采用集水明排;过滤管b位于潜水地层中,潜水可采用疏干降水,降水方法针对性强,电梯井采用五面封堵结构,可显著减少坑外深井的水位降深和抽水量,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周边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包括非落底式止水帷幕(1)、电梯井封堵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封堵结构(4)设置在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1)的内部,在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1)的内部与所述电梯井封堵结构(4)之间的间隙中还设置有若干个坑内浅井(3),在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1)的外围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坑外深井(2),所述坑内浅井(3)和坑外深井(2)内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分别通过排水管(6)与市政排水管道(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落底式止水帷幕(1)的底部位于承压含水层(12)的内部且不穿透所述承压含水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坑外深井(2)包括实管a(21)和过滤管a(22),其中,所述过滤管a(22)呈垂直设置在承压含水层(12)的内部,所述实管a(21)呈垂直设置在上层滞水层(9)、潜水地层(10)和隔水层(11)的内部,其底部与所述过滤管a(22)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坑内浅井(3)包括实管b(31)和过滤管b(32),其中,所述过滤管b(32)呈垂直设置在潜水地层(10)的内部,所述实管b(31)呈垂直设置在上层滞水层(9)的内部,其底部与所述过滤管b(32)的顶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坑内浅井(3)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真空井点、管井或者喷射井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井封堵结构(4)为五面围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管(6)上设置有水表(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封堵止水降水系统,属于基坑止水降水技术领域。该止水降水系统,包括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电梯井封堵结构,电梯井封堵结构设置在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内部,在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内部与电梯井封堵结构之间的间隙中还设置有若干个坑内浅井,在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外围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坑外深井,坑内浅井和坑外深井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分别通过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坑外深井的设置不仅利于降水井的自身保护,并且便于坑内土方开挖,在降水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电梯井采用五面封堵结构,可显著减少坑外深井的水位降深和抽水量,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周边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马郧,李松,刘佑祥,张德乐,易丽丽,倪欣,朱佳,龙晓东,张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