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93756发布日期:2024-05-17 11:5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软体排,具体是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


背景技术:

1、软体排也被称为联锁软体排或者砂肋软体排,沙肋软体排。它是利用土工织物缝接成一定尺寸的排布,在排布上加铰链接砼预制板块作为压重而形成的一种防冲护岸结构。

2、现有软体排大都由基布层、防渗层和底布层等组成而来,首先将三层布料连接在一起,从而组合成软体排,再将多个软体排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在使用时,将软体排放置在护岸旁,通过起重机将大块石头铺设在软体排上,此时软体排便可将水阻隔,从而保护岸边不被水淹没。

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软体排为了方便运输而采用拼接的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螺栓连接的方式较为繁琐,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拧紧螺母,对于工程量庞大的时候,此种连接方式就显得较为耗时耗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软体排为了方便运输而采用拼接的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螺栓连接的方式较为繁琐,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拧紧螺母,对于工程量庞大的时候,此种连接方式就显得较为耗时耗力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端设置有覆盖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

3、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杆,所述套杆外侧安装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套杆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连接槽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的一端,所述卡块远离滑动板的一端贯穿通孔。

4、优选的,所述卡块呈“直角三角形”设计,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位于覆盖板底端,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槽内壁,所述限位杆贯穿滑动板。

5、优选的,所述真空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部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用于放置磁吸块。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一对固定块,一对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安装有滑块,所述固定块和滑块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球接有摆杆,所述摆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球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覆盖板底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为橡胶材质,所述减震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减震组件均分布在橡胶圈的两端。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杆呈对称分布在第一弹簧的两侧。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快速拆装软体排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软体排为了方便运输而采用拼接的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螺栓连接的方式较为繁琐,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拧紧螺母,对于工程量庞大的时候,此种连接方式就显得较为耗时耗力的问题,提高了拆装软体排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顶端设置有覆盖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1)靠近第二支撑板(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9)呈“直角三角形”设计,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位于覆盖板(3)底端,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槽内壁,所述限位杆(10)贯穿滑动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5)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11),所述固定台(11)内部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用于放置磁吸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顶端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一对固定块(12),一对所述固定块(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外侧安装有滑块(14),所述固定块(12)和滑块(14)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15),所述滑块(14)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所述第一连接块(16)球接有摆杆(17),所述摆杆(17)远离第一连接块(16)的一端球接有第二连接块(18),所述第二连接块(18)与覆盖板(3)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圈(19),所述橡胶圈(19)为橡胶材质,所述减震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减震组件均分布在橡胶圈(19)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杆(10)呈对称分布在第一弹簧(7)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软体排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传统护岸抛石压重复合软体排,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端设置有覆盖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杆,所述套杆外侧安装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套杆内部开设有连接槽;通过连接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快速拆装软体排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软体排为了方便运输而采用拼接的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螺栓连接的方式较为繁琐,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拧紧螺母,对于工程量庞大的时候,此种连接方式就显得较为耗时耗力的问题,提高了拆装软体排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震锋,梁晓燕,林舰,利远军,张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中天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