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经常采用内支撑的结构形式,因此存在立柱桩工程,立柱桩通常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上部为钢格构柱,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标高,桩顶以上格构柱与桩孔间隙采用黏土回填。在钢格构柱下放过程中,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导致基坑内支撑柱体倾斜,进而导致基坑内支撑结构受力发生变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目前现有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3、1)结构复杂,安装架设困难。
4、2)采用多种液压系统,成本高。
5、3)仅可控制格构柱如孔前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在格构柱入孔前和入孔后控制垂直度,制造成本低,能够很好的控制格构柱垂直度。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包括:
3、导向架,包括固定安装在立柱桩桩孔正上方的垂直度控制方桶,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沿长度方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进入口,且内部形成供所述立柱桩格构柱插设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四周固定安装有用于贴合所述格构柱外壁的滚轴;
4、供围设于所述格构柱四周的钢筋笼,设于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与所述桩孔之间,所述钢筋笼与所述格构柱固定连接且所述钢筋笼上沿周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桩孔内壁贴合的导向轮。
5、较佳地,所述桩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上架设安装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中心开孔并与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固定连接。
6、较佳地,所述作业平台上对应所述桩孔开设有供所述格构柱穿设的洞口。
7、较佳地,所述洞口的圆心、所述桩孔的轴心以及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8、较佳地,所述导向进入口呈向远离所述桩孔方向外扩的喇叭状。
9、较佳地,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的内壁的尺寸大于所述格构柱的尺寸。
10、较佳地,所述钢筋笼的内径大于所述格构柱的外接圆的直径。
11、较佳地,所述钢筋笼沿轴向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框架与所述格构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呈井字状且围设在所述格构柱的四周。
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13、1)通过入孔前的导向架初步控制格构柱垂直度,通过入孔后钢筋笼与桩孔壁支撑持续控制垂直度,能够有效提高垂直度;
14、2)钢筋笼可采用现场废旧钢筋焊接完成,待开挖后可回收,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1.一种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上架设安装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中心开孔并与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上对应所述桩孔开设有供所述格构柱穿设的洞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的圆心、所述桩孔的轴心以及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进入口呈向远离所述桩孔方向外扩的喇叭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度控制方桶的内壁的尺寸大于所述格构柱的尺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的内径大于所述格构柱的外接圆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格构柱垂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沿轴向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框架与所述格构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呈井字状且围设在所述格构柱的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