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4093发布日期:2024-06-24 14:3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生态护岸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1、河道护岸通常包括护坡和护脚两部分。下层护脚为护岸工程的根基,其稳固与否决定护岸工程的成败。护脚结构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流冲刷性能、良好的整体性并适应河床的变形。常用的一般有浆砌石护脚、石笼护脚、抛石护脚等。护坡工程除受水流冲刷外,还要受波浪的冲击,位于水位变动区,要求耐久性好,常见的结构型式有砌石护坡、植草护坡、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生态护岸一般均采用复合护岸结构型式,常水位以下部分护坡及护脚以满足防洪安全功能需求为主,兼顾生态功能,一般常用浆砌石护脚护坡结构;常水位以上部分护坡以生态功能需求为主要考虑因素,尽量采用贴近自然的护坡方式,一般采用联锁式生态植草砖结构。

2、采用浆砌石等护脚结构,需要开挖形成护脚基槽,干槽进行浆砌石等施工作业。但在高地下水位地区流沙地层条件下,河道降水困难,投入大,基槽开挖过程中流沙流动性强,基槽成槽困难,难以提供浆砌石施工需要的干槽作业面。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解决在流沙地层条件下不易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该复合护岸结构具有现有常用复合生态护岸结构的防洪安全、生态、景观效果,而且解决了高地下水位地区流沙地层条件下的护岸、护脚施工难题。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抛石护脚、浆砌石护坡和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抛石护脚的顶部高程与地下水位线等高,浆砌石护坡的底部高程与设计河底的高程等高,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的顶部延伸至岸边的地面,在浆砌石护坡的下方设有碎石垫层,在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的下方设有土工布层,在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的植草砖框格内填种植土并植草。

3、优选地:抛石护脚的主体部分由不易风化的片石构成,在流沙地层护脚基槽开挖过程中及时跟进抛石回填并碾压密实,尺寸大于等于300mm的片石含量大于80%,尺寸小于300mm的片石含量小于等于20%。

4、优选地:抛石护脚的顶面采用粒径小于100mm的块石或级配碎石填平、碾压密实。

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采用抛石护脚结构解决了高地下水位地区流沙地层条件下的护脚施工难题,稳定性、抗冲刷性能好,为上部的浆砌石护坡、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复合生态护岸,实现了防洪安全、生态、景观效果并举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抛石护脚(1)、浆砌石护坡(2)和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5),抛石护脚(1)的顶部高程与地下水位线等高,浆砌石护坡(2)的底部高程与设计河底的高程等高,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5)的顶部延伸至岸边的地面,在浆砌石护坡(2)的下方设有碎石垫层(3),在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5)的下方设有土工布层(6),在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5)的植草砖框格内填种植土并植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抛石护脚(1)的主体部分由不易风化的片石构成,在流沙地层护脚基槽开挖过程中及时跟进抛石回填并碾压密实,尺寸大于等于300mm的片石含量大于80%,尺寸小于300mm的片石含量小于等于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是:抛石护脚(1)的顶面采用粒径小于100mm的块石或级配碎石填平、碾压密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抛石护脚、浆砌石护坡和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抛石护脚的顶部高程与地下水位线等高,浆砌石护坡的底部高程与设计河底的高程等高,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的顶部延伸至地面,在浆砌石护坡的下方设有碎石垫层,在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的下方设有土工布层,在联锁式生态植草砖护坡的植草砖框格内填种植土并植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沙地层条件下的复合生态护岸结构,该复合护岸结构具有现有常用复合生态护岸结构的防洪安全、生态、景观效果,而且解决了高地下水位地区流沙地层条件下的护岸、护脚施工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品,张瑞航,李秋雨,田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2
技术公布日:2024/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