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17136发布日期:2025-01-17 12:45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防水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


背景技术:

1、引流管,是一种具有倒滤透水作用的管材。引流管的排水、渗水效果强,对地质、地形无特殊要求。因此,引流管被广泛地应用于隧道、地下室等场所中。隧道、地下室等场所容易出现渗漏水问题,传统的方法是砸地开槽,然后铺设引流管进行引流排水。但普通的开槽引流多采用半圆管倒扣,该方式容易进入细沙,导致引流管内部堵塞,而引流管的疏通检修相当费工费时。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70172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包括位于地下室裂缝处的沟槽,沟槽中埋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与所述引流管侧壁贯通连接;所述下水管向上延伸形成检修口。该引流修复结构设置有检修口,通过检修口可对引流管进行疏通,一定程度解决了引流管的堵塞疏通问题。但是,为了有效排水,引流管需埋设在地面以下位置,检修口与引流管通过狭窄管道连通,由于管道存在分支,且检修口较小,难以采用普通机械疏通设备进行疏通,疏通效率较低;此外,检修口延伸的管道与引流管的连通处容易磨损渗漏,一旦渗漏需要及时更换对应的连通件,连通件无法借助检修口进行更换,还需要将地板凿开,二次维修成本高。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以克服现有引流修复结构的疏通效率低,难以更换连通件等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包括位于地下的沟槽,所述沟槽内填充有碎石子层,所述碎石子层中埋设有引流管;

3、所述引流管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连通件,引流管通过所述连通件与另一相邻的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连通件的上端开口形成检修管口,各个检修管口上方设置有检修盒体;所述检修盒体的下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检修管口相互适配;检修盒体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地漏口,地漏口连接有下水管路,所述下水管路穿过检修盒体,伸入到检修管口内;

4、所述碎石子层的上部设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在靠近连通件的检修管口处设有凹坑,所述检修盒体可拆卸地置于所述凹坑中;

5、当检修盒体从所述凹坑抬出时,所述下水管路随检修盒体脱离检修管口,检修管口露出;当检修盒体置于所述凹坑内,所述下水管路连通所述检修管口,且所述检修盒体的上端面与地平面相平。

6、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上设置检修管口,检修管口沿引流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检修管口上方设置有检修盒体,检修盒体顶部中间设有地漏口,地漏口通过管路伸入检修管口内。若引流管内发生堵塞的情况,仅需抬出检修盒体,即可露出检修管口,采用普通机械疏通设备可以对检修管口处的各支路进行快速疏通;此外,若检修管口的支路连通件需进一步检修或更换时,拆卸检修盒体露出对应的连通件,无需开凿地面,可大大提高检修效率。

7、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修盒体为具有中空腔体的方型结构,所述检修盒体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多个筋板,多个筋板以力学支撑的形式设置在检修盒体的上、下端面之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检修盒体的结构强度,在检修盒体内部设置多个筋板,可以有效防止对检修盒体的踩踏变形。

8、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修盒体的上部沿其周向突出形成环状凸台,所述凹坑设有与环状凸台相适配的阶梯槽,当检修盒体置于所述凹坑内,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阶梯槽卡嵌配合;设置凹坑适配检修盒体,能够便捷地将检修盒体从凹坑中抬出,方便对引流管进行疏通及检修。

9、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阶梯槽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的设置,能有效防止地面积水从检修盒体与凹坑之间的间隙渗入凹坑中,避免发臭。

10、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修盒体的顶部两侧还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提手;提手的设置有助于维修人员对检修盒体的提拿和放置。

11、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对渗透孔,多对渗透孔的轴线分别与引流管的轴线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外包覆有无纺布层。渗透孔的设置,可以使地下水通过所述渗透孔进入所述引流管排出;另外,在引流管上包裹无纺布层,可以初步阻挡细沙等进入引流管。

12、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修管口的口径大于所述下水管路的管径;设置检修管口的口径大于下水管路的管径,一方面,大口径的检修管口便于检修人员通过所述检修管口对引流管的各支路进行有效疏通;另一方面,也便于放置检修盒体时,下水管路能够顺畅伸入并连通所述检修管口。

13、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口上覆盖有方形筛板,所述方形筛板包括多个并排分布的筛条,多个所述筛条通过若干个筋条联结成一体,两两筛条之间的间隙形成条状筛孔;通过设置方形筛板覆盖在地漏口上,可以隔绝积水内的杂质,避免下水管路及引流管堵塞;另外,多个并排分布的筛条也起到防滑效果,能有效防止人通行时出现打滑等状况。

14、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口的下部还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上配合连接有筒套,所述筒套的中部沿竖直贯通,所述下水管路自上而下伸入所述筒套,与所述筒套卡嵌配合;下水管路的顶部还覆盖有圆形筛板。

15、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套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下水管路的上部侧壁设有对应的限位部,当所述下水管路自上而下伸入所述筒套时,所述限位部与限位槽相互配合。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上设置检修管口,检修管口沿引流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检修管口上方设置有检修盒体,检修盒体顶部中间设有地漏口,地漏口通过管路伸入检修管口内。若引流管内发生堵塞的情况,仅需抬出检修盒体,即可露出检修管口,采用普通机械疏通设备可以对检修管口处的各支路进行快速疏通;此外,若检修管口的支路连通件需进一步检修或更换时,拆卸检修盒体露出对应的连通件,无需开凿地面,可大大提高检修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开槽引流效果好,二次修复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包括位于地下的沟槽,所述沟槽内填充有碎石子层,所述碎石子层中埋设有引流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盒体为具有中空腔体的方型结构,所述检修盒体的中空腔体内设有多个筋板,多个筋板以力学支撑的形式设置在检修盒体的上、下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盒体的上部沿其周向突出形成环状凸台,所述凹坑设有与环状凸台相适配的阶梯槽,当检修盒体置于所述凹坑内,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阶梯槽卡嵌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阶梯槽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盒体的顶部两侧还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提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对渗透孔,多对渗透孔的轴线分别与引流管的轴线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外包覆有无纺布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管口的口径大于所述下水管路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口上覆盖有方形筛板,所述方形筛板包括多个并排分布的筛条,多个所述筛条通过若干个筋条联结成一体,两两筛条之间的间隙形成条状筛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口的下部还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上配合连接有筒套,所述筒套的中部沿竖直贯通,所述下水管路自上而下伸入所述筒套,与所述筒套卡嵌配合;下水管路的顶部还覆盖有圆形筛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下水管路的上部侧壁设有对应的限位部,当所述下水管路自上而下伸入所述筒套时,所述限位部与限位槽相互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地漏检修的引流结构,属于建筑防水装备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若干个连通件,连通件的上端开口形成检修管口,各个检修管口上方设置有检修盒体;检修盒体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地漏口,地漏口连接有下水管路,所述下水管路穿过检修盒体,伸入到检修管口内;所述碎石子层的上部设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在靠近连通件的检修管口处设有凹坑,所述检修盒体可拆卸地置于所述凹坑中;若引流管内发生堵塞的情况,仅需抬出检修盒体,即可露出检修管口,采用机械疏通设备可以对检修管口处的各支路进行快速疏通;若检修管口的支路连通件需更换时,拆卸检修盒体露出对应的连通件,无需开凿地面,检修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张柳青,方艳,徐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碧通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5/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